一种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底部的填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102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22
一种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底部的填筑方法,在第一防渗墙上浇筑混凝土刺墙,在混凝土刺墙上留有供施工车辆进入的预留通道;二、在混凝土刺墙的内外两侧的间隙区域填筑2米厚的粘土;三、施工车辆进入到填筑巷道内,再将混凝土刺墙浇筑到顶;三、同时在混凝土廊道的下游侧用粘土形成多个粘土料台,用反铲把粘土填料甩进填筑巷道内,分层摊铺碾压填筑,直至填筑巷道内的粘土填筑完毕后,设备从顶部开出;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底部的填筑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混凝土刺墙形成便于填筑的填筑巷道,从而限制了高塑性粘土的流动,便于其内的设备,分层碾压摊铺,具有施工简洁、方便、实用,既节省了投资,又确保了施工质量与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挡水建筑物施工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挡水大坝两道防渗墙基础的结构布置在国内是首次设计,在四周封闭的填筑巷道内,上游防渗墙与下游廊道中间的填筑施工无先例借鉴。可供借鉴的资料为中国专利200910058708.1公开了一种高塑性粘土心墙的施工方法,采用碾压施工方法对高塑性粘土带和砾石土心墙碾压,尤其是提出了一种厚重碾压的概念,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粘土的塑性高,流动性好,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降低心墙底部的填筑施工难度,且施工效率高,易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挡水坝的第一防渗墙和第二防渗墙,所述的第二防渗墙位于下游侦牝在第二防渗墙上浇筑有混凝土廊道,混凝土廊道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第一防渗墙上浇筑混凝土刺墙,混凝土刺墙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连接,在混凝土刺墙上留有供施工车辆进入的预留通道;二、在混凝土刺墙的内外两侧的间隙区域填筑1-3米厚的粘土,墙内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底部的填筑方法,包括设置在挡水坝的第一防渗墙(15)和第二防渗墙(16),所述的第二防渗墙(16)位于下游侧,在第二防渗墙(16)上浇筑有混凝土廊道(7),混凝土廊道(7)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1)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8)连接,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在第一防渗墙(15)上浇筑混凝土刺墙(9),混凝土刺墙(9)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1)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8)连接,在混凝土刺墙(9)上留有供施工车辆进入的预留通道(13);二、在混凝土刺墙(9)的内外两侧的间隙区域填筑1?3米厚的粘土,墙内墙外对称填筑;三、施工车辆从预留通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底部的填筑方法,包括设置在挡水坝的第一防渗墙(15)和第二防渗墙(16),所述的第二防渗墙(16)位于下游侧,在第二防渗墙(16)上浇筑有混凝土廊道(7),混凝土廊道(7)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I)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8)连接,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第一防渗墙(15)上浇筑混凝土刺墙(9),混凝土刺墙(9)两端分别与左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I)和右岸边坡心墙区贴坡混凝土(8)连接,在混凝土刺墙(9)上留有供施工车辆进入的预留通道(13); 二、在混凝土刺墙(9)的内外两侧的间隙区域填筑1-3米厚的粘土,墙内墙外对称填Λ-Α-巩; 三、施工车辆从预留通道(13)进入到混凝土刺墙(9)与混凝土廊道(7)之间的填筑巷道(17)内,再将预留通道(13)区域的混凝土刺墙(9)浇筑到顶; 四、同时在混凝土廊道(7)的下游侧用粘土形成多个粘土料台(5),用反铲把粘土填料甩进填筑巷道(17)内,分层摊铺碾压填筑,直至填筑巷道(17)内的粘土填筑完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