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加固处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沿河公路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悬空段锚拉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总里程超过102万公里,其中四川省27. 4万公里,重庆市11万公里,贵州省12. 5万公里,云南省20. 4万公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5万公里,甘肃省10. 6万公里,西藏藏族自治区5. 2万公里。在102万公路总里程中,40%的路段将近40余万公里都是依山邻水而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可避免地使这些路段存在严重的水毁灾害隐患; 造成水毁灾害的原因除了因突发地质灾害所引起的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公路邻水侧的路基被河水长期掏蚀所引起的,随着山区公路的服役年限增加,这种河水长期掏蚀所引起的公路水毁灾害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具有出现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灾情严重等基本特性; 目前,针对这种河水长期掏蚀所引起的在役公路水毁灾害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基本停留在灾后工程恢复、重建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在役公路修建时间较早,以及地质、地貌的逐年变化,导致修造时并没有针对河水掏蚀作用作永久性处理,只能在水毁灾害发生后或隐患较严重时,对整条路段进行重新修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沿河公路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悬空段锚拉加固结构,所述沿河公路的地理环境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内侧为山体,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外侧为河道;在河水的长期侵蚀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外侧的路基被河水掏蚀,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内侧的路基形成残余路基(3),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和残余路基(3)所组成的结构体的横截面形成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上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钢绳支墩(2),钢绳支墩(2)位于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上残余路基(3)的外侧;在钢筋混凝土路面板(1)内侧的山体上设置有多根锚杆(4),多根锚杆(4)的位置与多个钢绳支墩(2)一一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河公路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悬空段锚拉加固结构,所述沿河公路的地理环境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内侧为山体,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外侧为河道;在河水的长期侵蚀下,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外侧的路基被河水掏蚀,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内侧的路基形成残余路基(3 ),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和残余路基(3 )所组成的结构体的横截面形成悬臂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钢筋混凝土路面板(I)上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钢绳支墩(2 ),钢绳支墩(2 )位于钢筋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凯,王小委,赵先涛,彭瑜,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凯,王小委,赵先涛,彭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