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释放负氧离子功能的聚乙烯醇(PVA)缩醛负氧离子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纤维级聚乙烯醇(PVA)、硫酸钙(CaS04)晶须、纳米坡缕石纤维、四钛酸钾(K20. 4Τ 02)晶须、电气石复合粉体纤维的制造方法,属于化学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以聚乙烯醇为原料纺丝制得的纤维,将这种纤维经甲醛处理所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中国称维纶,国际上称维尼纶。维纶的性质与棉花颇相似,有合成棉花之称,强度和耐磨性优于棉花。维纶长丝又像蚕丝,吸湿性较好,在标准状态下回潮率为4. 5 5%,在合成纤维中名列前茅;比重(1. 26 1. 30)比棉花小,热传导率较低,保暖性较好;耐腐蚀性、不易霉蛀。维纶短纤维大量用以与棉混纺,与粘胶纤维或与其他纤维混纺或纯纺,制做外衣和衬衫、棉毛衫裤、运动衫、家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针织物、机织物。维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穿着舒适;具有光滑凉爽、抗静电等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非织造布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聚乙烯醇为原料的各种新型功能性聚乙烯醇缩醛纤维不断开发成功,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市场。功能性聚乙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醇缩醛负氧离子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按质量份数取8?12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15um的坡缕石纤维;3?5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3?1um,长度为6?15um的硫酸钙晶须,4?6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5?1um,长度为5?15um的四钛酸钾晶须;将上述三材料混合均匀后,在250?350℃真空炉中焙烧4?6h,;冷却后用六偏磷酸钠在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在常压状态下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10?20min;然后在60?70℃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分散、清洗25?35min,取溶液上层悬浮晶须经过滤除去16um以上粒子,并重复操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醇缩醛负氧离子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按质量份数取8-12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_15um的坡缕石纤维;.3-5份表征参数直径为O. 3-lum,长度为6_15um的硫酸I丐晶须,4_6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5-lum,长度为5-15um的四钛酸钾晶须;将上述三材料混合均匀后,在250_350°C真空炉中焙烧4-6h,;冷却后用六偏磷酸钠在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在常压状态下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10-20min ;然后在60_70°C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分散、清洗25_35min,取溶液上层悬浮晶须经过滤除去16um以上粒子,并重复操作3-5次直至滤清;滤清后在真空烘箱烘干,得到改性晶须混合物; B)按质量份数取0.8-1.2份钛酸酯偶联剂在1.5-2.5份醇水溶液稀释、加热至40-500C ;将钛酸酯偶联剂稀溶液与步骤A)得到的8-12份改性晶须混合物,在70_80°C条件下混合机中搅拌30-45min ;烘干;然后加入纳米级电气石复合粉8_12份,EPP增容剂1_2份,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钙0. 3-0. 7份,在60-70°C条件下混合机中密闭搅拌反应30-45min ;再加入聚乙烯醇纺丝原液80-120份,150-200转/min速度搅拌45_60min,得到改性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共混物; C)将步骤B)得到的改性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在90-95°C恒温下混合、过滤、脱泡,由湿法或干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荣根,齐庆莹,郑荣福,吴水明,孙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