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抽搅拌摩擦焊主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044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焊接技术,涉及对搅拌摩擦焊机的改进。它包括壳体21、主轴3、搅拌针1和电机1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1后部有滑套腔31和驱动腔30;在主轴3上有槽孔33,在主轴3的内孔中有拉杆4,它的前端与搅拌针1连接,后端有一个销孔,滑套19套在主轴3上,销轴20将主轴3、拉杆4和滑套19结合成可相对轴向移动的连接形式;有一个拨叉8,其下端通过齿轮7、变速箱6与伺服电机5连接,拨叉臂25的上端通过轴22与滑套19连接;在壳体21上槽孔32的部位固定着一个位移测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传动回抽搅拌针,避免了液压式漏油带来的危害。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闭环控制,搅拌针的回抽位移精度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焊接技术,涉及对搅拌摩擦焊机的改进。
技术介绍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这种焊接装置中,直接参与焊缝成型的部分称作搅拌头,参见图1,它由两部分组成搅拌针1和轴肩2。通常情况下,搅拌针与轴肩是一体的。其缺点是搅拌摩擦焊焊接完成后,搅拌头离开焊缝时会在焊缝上留下一个凹坑,称作匙孔,如图1所示。随着焊接件厚度增加,匙孔更加明显,匙孔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焊缝的美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焊缝性能。在许多应用领域都需要消除搅拌摩擦焊工艺中的匙孔。为了消除匙孔,通常采取一些工艺措施。对于直线焊缝,可以在焊缝末端增加一块金属,称作引焊板。将焊缝延长到引焊板上,使匙孔遗留在引焊板上,焊后将引焊板切除,从而消除匙孔。对于平面曲线及空间曲线焊缝,采用引焊板的方法比较难于实现,因此常常采用手工补焊方法。但是手工补焊既增加了工序,补焊点也会影响焊缝外观和性能。如果将搅拌针与轴肩分离,并将控制系统与搅拌针相连,以控制搅拌针的伸缩,就可以使匙孔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美国专利5.697.544中,用液压方式来驱动搅拌针,因主轴转速较高,且主轴尺寸较大,回转密封磨损快,容易渗漏,油液滴在搅拌摩擦焊缝上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回抽搅拌摩擦焊主轴头,包括一个带有贯通内腔的壳体[21],在壳体[21]内通过两个轴承[30]安装着一根带有贯通内孔的主轴[3],带有中心孔的端盖[29]将壳体[21]的前端口封盖,主轴[3]的前部从端盖[29]的中心孔伸出,主轴[3]的前端是直径较小的轴肩[2],搅拌针[1]位于主轴[3]中心孔的前端,与轴肩[2]的中心孔保持很小的间隙,搅拌针[1]的前端面可以伸出轴肩的前端面一定距离,在壳体[21]的后端固定着电机[11],其输出轴伸进壳体[21]内腔与主轴[3]的后端通过键连接,其特征在于,    (1)在壳体[21]内腔的后部有一个滑套腔[31],该腔体的一部分侧壁沿径向延展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