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彪专利>正文

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971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5%钠膨润土浆,0.2%~0.4%PAC-HV,7.0%~9.0%SMP-2,6%~8%KCL,9.0%~11.0%NaCl,4.0%~6.0%SPNH,4.0%~6.0%PSC-I,5.0%~7.0%FT-1,2%~4%CaCO3,1.0%~3.0%TRH-2,0.4%~0.6%有机钼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组份比例,从而使得整个体系的密度增大,满足了实际钻井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液,具体是指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油气钻探开发区域不断拓宽,钻探开发正逐渐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质构造日趋复杂,钻探深度不断增大,对于所需要的钻井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石油工业的日益发展。目前,在中国油气勘探开发中,深井将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在新疆巴什托地区进行的钻探作业,由于储层埋藏相对较深、地层压力变化大、岩性复杂多变,钻探较为困难,时效低,成本高。具体表现为深井井下温度和压力高,地层复杂,有时钻遇超高压盐水层、复杂的盐膏层和膏泥岩,常规钻井液体系难以解决钻井液高固相含量、滤液高矿化度、性能不稳定、滤失量过高等技术难题,在钻井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盐膏层蠕变,井壁不稳定、易喷易漏、起下钻遇阻和易卡钻等井下复杂事故,同时由于地层盐溶解造成井径扩大,严重影响井身质量,给油气钻探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阻碍着油气勘探进程;使用高密度钻井液钻进时,钻井液流动性差、泥饼厚、滤失量大、固相清除困难、钻井液性能难以维护;随着井深的增加,地温越来越高,钻井液在井底高温条件下,处理剂降解加快,失水大幅度增加,造成钻井液粘度增加或固化,井壁不稳定等。同时由于深部地层地质复杂,深井钻井不可避免地将遇到多套压力层系地层并存的问题,如何安全钻进多套压力层系地层,进行深部地层钻进过程的防漏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是安全钻进深井超深井的关键,这对钻井液工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深井钻井不仅给现有钻井液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给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技术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因此要成功地进行勘探开发,必须有优质的钻井液技术作保障,要求钻井液必须具有高温稳定性、 良好的润滑性和剪切稀释特性,固相含量低流变性好、高压失水量低、抗各种可溶性盐类和酸性气体的污染,有利于配制、处理、维护和减轻地层污染。我国抗高温深井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钙处理钻井液、磺化钻井液和聚磺钻井液三个阶段。(I)钙处理钻井液钙处理钻井液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使用的基本深井钻井液类型,主要利用无机钙盐(Ca (OH) 2)或钠盐(NaCl)来提高井眼稳定性,另外再加上铁铬木质素磺酸盐(FCLS)或煤碱剂(NaC),羧甲基纤维素(CMC)及一些表面活性剂等来维持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如松基井(钙基)、东风2井(钙基)、新港57井(盐水基)、王深2井(饱和盐水基)等均是用这一类钻井液钻成功的。(2)三磺钻井液三磺钻井液是70年代以后我国大多数深井所使用的钻井液类型,所谓“三磺”即是磺化酚醛树脂(SMP)、磺化褐煤(SMC)和磺化拷胶(SMK)。这三种处理剂有效地降低了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滤失量,进而提高了“井眼稳定性”,四川石油管理局用这三种处理剂再配合FCLS、CMC、Ca (OH) 2以及重铬酸钾(K2Cr207)、表面活性剂等钻成了我国最深的关基井(7175m),女基井(6011m)。三磺钻井液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在深井钻井液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其主要标志是这三种处理剂能有效地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特别是加入磺化酚醛树脂后,随着井深及压差的增加,其滤失量增加很少,有时还降低(而这一特性是原钙处理钻井液体系达不到的),这样就大大低改善了泥饼质量,减少了井下的坍塌卡钻等复杂情况,提高了深井钻探的成功率。例如在自深I井(四川)钻进时,在4700 5335m,向含10%的膨润土浆加入SMP4%,SMC6%,SP-80 活性剂(λ 3%,AS(烷基磺酸钠)(λ 15% ,Na2Cr2072%,柴油5%后,在井底192°C温度下,其滤失量从未加SMP的23. 7ml下降至9. 6ml,摩擦系数(Kf/45min)0. 07。经过五次断钻具、三次打水泥塞,一次顿钻事故,均未发生卡钻。为我国深井钻井液技术开创了新的局面。(3)聚磺钻井液阶段所谓“聚磺钻井液”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将“聚合物钻井液”与“三磺钻井液”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类体系,目前仍广泛应用“聚合物钻井液”,开始叫“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是在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为了推广“喷射钻井技术”和“优选参数钻井技术”利用丙烯酞胺类有机聚合物作为钻井液的抑制剂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钻井液体系。这类钻井液由于使用了长链的有机聚合物代替了原钙处理钻井液中使用的无机盐抑制剂,因而有效地抑制了地层的造浆, 大大地提高了井眼稳定性,在提高钻井速度方面见到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类有机聚合物的产品许多研制成功了。从最初的非水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酞胺开始,发展到大、中、小分子量的复配,不同官能团(钙、钠、铵盐)的衍生物或接枝共聚物以及扩大到乙烯基磺酸盐、乙烯基吡咯烷酮和带阳离子官能团的聚合物等。虽然这类产品对控制蒙脱石含量较高的地层有着较突出的抑制效果,但目前还不能适应于深井的使用。特别对付硬脆性的地层,还必须加入一些磺化物来改善泥饼质量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因之很自然地将这两种成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了 “聚磺钻井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该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通过改变组份比例,从而使得整个体系的密度增大,满足了实际钻井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 % 5 %钠膨润土衆,O. 2 % O. 4% PAC-HV, 7. O % 9. O %SMP-2,6% 8% KCL, 9. O % 11. 0% NaCl, 4. 0% 6. O % SPNH,4. 0% 6. O % PSC-1,5. 0% 7. 0% FT-1,2% 4% CaCO3,1. 0%~ 3. 0% TRH-2,0. 4%~ O. 6%有机钥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4%钠膨润土浆,O. 3%PAC-HV,8. 0% SMP-2,7%KCL, 10. 0% NaCl, 5. 0% SPNH, 5. 0%PSC-1,5. 0%FT-1,3% CaCO3,2.0% TRH-2,0. 5%有机钥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钠膨润土浆,O. 2%PAC-HV, 7. 0% SMP-2,6% KCL, 9. 0% NaCl, 4. 0% SPNH, 4. 0% PSC-1,4. 0% FT-1,2% CaCO3,1. 0% TRH-2,0. 4%有机钥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式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5%钠膨润土浆,O. 4%PAC-HV,9. 0% SMP-2,8%KCL, 11. 0%NaCl,6. 0% SPNH, 6. 0%PSC-1,6. 0% FT-1,4% CaCO3,3.0% TRH-2,0. 6%有机钥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由上述比例制得的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的密度可达到2. 40g/cm3 2. 50g/cm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组份比例,从而使得整个体系的密度增大,满足了实际钻井的需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5%钠膨润土浆,0.2%~0.4%PAC?HV,7.0%~9.0%SMP?2,6%~8%KCL,9.0%~11.0%NaCl,4.0%~6.0%SPNH,4.0%~6.0%PSC?I,5.0%~7.0%FT?1,2%~4%CaCO3,1.0%~3.0%TRH?2,0.4%~0.6%有机钼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3 % 5 % 钠膨润土浆,O. 2 % O. 4 % PAC-HV, 7. O % 9. O % SMP-2,6 % 8 % KCL, 9. 0%~.11.0% NaCl,4. 0% 6. O % SPNH,4. O % 6. O % PSC_I,5. 0% 7. O % FT_1,2% 4%CaCO3,1. 0% 3. 0% TRH-2,0. 4% O. 6%有机钥减磨剂,余量为复合加重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著提高体系密度的聚磺水基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4%钠膨润土浆,O. 3% PAC-HV, 8.0% SMP-2,7 % KCL, 10. O % NaCl,.5.0% SPNH, 5.0% PSC-1,5. 0% FT-1,3% CaC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彪
申请(专利权)人:张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