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镍基钎焊料。主要适用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的钎焊与修补,如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钎焊与修补。用于高温下工作的钎焊料,不但要具有良好的钎焊工艺性能(如润湿性、流动性),而且还需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热强性和接合强度等。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高温钎焊料有铜基高温钎焊料、金基钎焊料和镍基钎焊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镍基钎焊料,如在航空发动机中通常使用的Ni-Cr-Si-B系钎焊料(如美国专利US4379-12105、US4149-88105、US4394-347A05,日本专利J82059-03903、J58068-49305)。但这类钎焊料只能在600℃左右工作。但在航空发动机中,有的零部件(如导向叶片)工作温度达900℃左右,上述钎焊料则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工艺性和抗氧化性以及高的热强性的,能在高温(900~950℃)下工作的钎焊料,以便适用于一些在高温工作的零部件的钎焊和修补。根据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在Ni-Cr-Si-B系钎焊料的基础上,加入了Co、Mo和Fe。加入Co、Mo主要是提高高温性能;加入适量的Fe,可改善其力学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基钎焊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9.5~11.5%Cr,3.0~4.0%Si,3.2~4.2%Fe,2.5~5.5%Co,2.5~3.0%B,1.2~2.0%Mo,余为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基钎焊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9.5~11.5%Cr,3.0~4.0%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平,姚风芝,郭育琴,韩大用,佟英荃,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