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磺化浙青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活性炭
技术介绍
双电层电容器具有成本低、比电容大、充放电简单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典型的炭电极材料有活性炭、炭纤维、碳纳米管和炭凝胶。活性炭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导电性好、比表面大、电化学稳定性好,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决定了双电层电容器的比电容,但是并非所有的表面积都是有效的。由于分子筛分作用,部分小微孔是不可进入的。对于不同的电解液,最优的孔尺寸是不同的。因此设计合理的孔分布对提高比电容有重要意义,其中微孔主要用来存储电荷,对比电容的贡献更大,中孔主要作为离子的传输通道,对材料的倍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然而活性炭的微孔结构限制了电解液对微孔内表面的浸润,使得高比表面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提高小中孔的含量有利于增大有效比表面积,从而增大比电容。贾殿赠等以腐殖煤为前驱体,采用多段热处理方式,制得具有微孔-介孔复合孔结构的活性炭,该方式提高了活化剂的利用率,减少了活化剂的用量,通过控制终温可以调节微孔、介孔的比例(CN2012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磺化沥青基活性炭,该磺化沥青基活性炭来自于磺化沥青,所述的磺化沥青中磺酸钠基官能团的含量≥10%,其特征在于,该磺化沥青基活性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40μm,比表面积为1838~3291m2/g,孔容为0.99~2.23cm3/g,孔径为2~5nm的小中孔比率达42.4%~97.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化浙青基活性炭,该磺化浙青基活性炭来自于磺化浙青,所述的磺化浙青中磺酸钠基官能团的含量≥10%,其特征在于,该磺化浙青基活性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 40 μ m,比表面积为1838 3291m2/g,孔容为O. 99 2. 23cm3/g,孔径为2 5nm的小中孔比率达42. 4% 97. 8%。2.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浙青基活性炭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磺化浙青粉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 15 25混合,置于80°C水浴锅中搅拌1 4h,过滤,滤液中加入1M HCl溶液,调节pH值小于2,沉降12 24h,收集沉淀物,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至洗涤液呈中性,然后在80 120°C温度下干燥,得到水溶性的磺化浙青粉末;2)按步骤1)得到的水溶性磺化浙青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