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的乘客舱内前围板主要包括两种结构(I)绝大部分采用单层均厚材料制作零件。由于前围板的外侧为发动机舱,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噪音分为高频和低频两部分;采用单层结构制作的隔音垫对高频噪音能起到明显的吸收、衰减作用,而对低频噪音只能起到部分吸收作用。(2)EPDM+聚氨酯复合结构重量重成本高,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对高频及低频噪音起到吸收、衰减作用的海绵型隔音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该海绵型隔音垫为单层结构的隔音垫,该隔音垫由布开花、熔融纤维及海绵颗粒按重量比为(60 75) (20 30) (5 10)混合加工而成,所述的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混合纤维,所述的海绵颗粒嵌设在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的混合纤维中。所述的布开花为服装行业产生的边角布料开松成的纤维状的棉纤维。所述的熔融纤维包括复合涤纶纤维或复合丙纶纤维。所述的海绵颗粒的粒径为10 15mm。一种海绵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该海绵型隔音垫为单层结构的隔音垫,该隔音垫由布开花、熔融纤维及海绵颗粒按重量比为(60~75)∶(20~30)∶(5~10)混合加工而成,所述的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混合纤维,所述的海绵颗粒嵌设在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的混合纤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该海绵型隔音垫为单层结构的隔音垫,该隔音垫由布开花、熔融纤维及海绵颗粒按重量比为(60 75) (20 30) (5 10)混合加工而成,所述的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混合纤维,所述的海绵颗粒嵌设在布开花与熔融纤维混纺形成的混合纤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开花为服装行业产生的边角布料开松成的纤维状的棉纤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融纤维包括复合涤纶纤维或复合丙纶纤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海绵型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颗粒的粒径为10 15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隔音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纤将布开花、熔融纤维及海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