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692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煞车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煞车组件及一驱动组件。煞车组件设置于基座,且具有一卡制块。驱动组件包含一驱动件、一活动件及一复位件。驱动件设置于基座,驱动件内具有一腔室,驱动件具有一第一推抵部。活动件设置于基座,且穿设驱动件。活动件一端具有一容置于腔室的活塞,活动件另一端具有一第二推抵部。复位件设置于腔室。其中,活塞受一外力而推抵复位件,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相互远离,令卡制块位于一起始位置,当外力消失,复位件推抵活塞,使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相互靠近,令卡制块位移至一煞车位置,以达煞车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煞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断电煞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资讯的日新月异,各种高精度的自动化工具机纷纷问世。举凡 各种类型的机壳外型、甚至塑胶射出模具,皆可利用自动化工具机进行加工切销,以获得高 精度的产品尺寸。一般来说,自动化工具机的一加工载台可相对自动化工具机一基座进行 旋转或是直线位移的动作,以满足各种加工需求。因此,高精度的线性轨道模块以及高精度 的轴承模块已是现今自动化工具机不可或缺的必要结构。以采用液静压轴承模块的工具机为例,由于液静压轴承模块负载有相当程度的工 作载台的负重,因此当液静压轴承模块在运转的过程中直接断电关闭时,液静压轴承模块 会因为工作载台的惯性运动的缘故而持续旋转。如此一来,往往会造成工具机内的精密传 动元件的损伤或是工件的毁损,甚至因为工具机的损伤而导致操作人员的伤亡。并且,上述 断电的情况发生也往往会影响液静压轴承模块本身的精度而造成液静压轴承模块的精度 下降。为了避免上述的状况,工具机上需要安装一组安全装置,以令工具机于断电发生 时,安全装置能够协助将旋转中的工作载台停止,以延长液静压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提升 操作者使用上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煞车装置,可提供工具机于断电时的煞车功效,用于 保护工具机内的液静压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提升操作者使用上的安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煞车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煞车组件及一驱动组 件。基座内部具有一滑移槽。煞车组件具有一第一卡制块,第一卡制块以可沿着一第一轴 线移动的关系设置于基座。驱动组件包含一驱动件、一活动件及一复位件。驱动件设置于 滑移槽,驱动件内具有一腔室,且驱动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推抵部。活动件设置于滑移槽, 活动件以可相对驱动件位移的关系穿设于该驱动件。活动件的一端具有一容置于腔室的活 塞,活动件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推抵部。复位件设置于腔室,复位件的相对二端分别抵持于 活塞及腔室的一内壁。其中,当活塞受一外力而推抵复位件时,驱动件的第一推抵部与活动 件的第二推抵部沿着一相交于该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而相互远离,令第一卡制块位于一第 一起始位置,当外力消失时,复位件复位以推抵活塞,使驱动件的第一推抵部与活动件的第 二推抵部沿着第二轴线而相互靠近,并使第一推抵部或第二推抵部推抵第一卡制块,以令 第一卡制块沿着第一轴线朝远离第二轴线的方向而由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一第一煞车位 置。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煞车装置,是通过断电时而释放液压所产生的外力,以 使复位件推抵活塞,使得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相互靠近,以令卡制块位移至煞车位置而达断电煞车功效。因此,可避免工具机的工作台于断电时持续运转所造成工具机的精度下降的问题。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分解剖视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卡制块于起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卡制块于煞车位置的结构示意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7与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实际运用示意图9与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另一实际运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煞车装置20直线滑轨21煞车面30滑块40工作台41煞车面50底座60油体100基座101第一滑移槽102第二滑移槽200驱动组件210驱动件2101本体2102盖板`2103进液孔211笛一雜兎觸212A-Ap ~·上山弟J而213第一推抵部214腔室2141内壁2142环型内壁面220活动件221掣动块222第二推抵部223连杆224螺丝230复位件240活塞242密封环250密封环300煞车组件310第一固定件312第一穿槽320第一^^制块322第一煞车端324第一导引端3241第一导引面3242第一导引面330第一弹性件340第二固定件342第二穿槽350第二卡制块352第二煞车端354第二导 引端3541第二导引面3542第二导引面360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结构分解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煞车装置10包含一基座100、一煞车组件300及一驱动组件200。其中,基座100内部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滑移槽101及一第二滑移槽102,第一滑移槽101及第二滑移槽102沿着一第二轴线B所延伸。煞车组件300包含一第一卡制块320,第一卡制块320以可沿着一第一轴线A移动的关系设置于基座100,且第一轴线A概略垂直于第二轴线B。此外,在本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当中,煞车组件300更可包含一第一固定件310及一第一弹性件330。第一固定件310固设于基座100,而第一固定件310固设于基座100的方法可采用螺丝锁附或焊接,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固定件310具有一贯通的第一穿槽312, 第一穿槽312沿着第一轴线A延伸,且第一穿槽312连通第一滑移槽101及一第二滑移槽 102。第一卡制块320以可活动的方式穿设于第一固定件310的第一穿槽312,以使得第一卡制块320可沿着第一轴线A位移。第一卡制块3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煞车端322及一第一导引端324,且第一导引端324邻近第二轴线B,意即第一导引端324至第二轴线B的距离小于第一煞车端322至第二轴线B的距离。并且,第一导引端324上还具有两个第一导引面3241、3242,第一导引面3241与第一导引面3242相连且夹一钝角,以使第一导引端324 构成一锥型体。此外,第一导引面3241及第一导引面3242分别与第二轴线B夹一锐角,且第一导引面3241及第一导引面3242的斜率概略为1/5,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330可为一压缩弹簧,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弹性件330环绕第一卡制块320,第一弹性件330并介于第一固定件310与第一导引端324上的凸缘之间。第一弹性件330常态推抵第一卡制块320,令第一卡制块320的第一导引端324常态地远离第一固定件310而靠近第二轴线B,以保持于一第一起始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或其它实施例当中,煞车组件300还可包含一第二卡制块350、 一第二固定件340及一第二弹性件360。第二固定件340固设于基座100,第二固定件340 与第一固定件310分别位于第二轴线B的相对两侧。第二固定件340具有一贯通的第二穿槽342,第二穿槽342沿着第一轴线A延伸,且第二穿槽342连通第一滑移槽101及一第二滑移槽102。第二卡制块350以可活动的关系穿设于第一固定件310的第一穿槽312,使得第二卡制块350可沿着第一轴线A而相对第一固定件310往复位移。第二卡制块350具有相对的一第二煞车端352及一第二导引端354,且第二导引端354邻近第二轴线B。并且, 第二导引端354上还具有两个第二导引面3541、3542,第二导引面3541与第二导引面3542 夹一钝角。第二导引面3541与第二导引面3542分别与第二轴线B夹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煞车装置,其包含:基座,其内部具有滑移槽;煞车组件,包含第一卡制块,以可沿着一第一轴线移动的关系设置于该基座;以及驱动组件,其包含:驱动件,设置于该滑移槽,该驱动件内具有腔室,且该驱动件的一端具有第一推抵部;活动件,设置于该滑移槽,该活动件以可相对驱动件位移的关系穿设于该驱动件,该活动件的一端具有容置于该腔室的活塞,该活动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推抵部;以及复位件,设置于该腔室,该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该活塞及该腔室的一内壁;其中,当该活塞受一外力而推抵该复位件时,该驱动件的该第一推抵部与该活动件的该第二推抵部沿着一相交于该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而相互远离,令该第一卡制块位于一第一起始位置,当该外力消失时,该复位件复位以推抵该活塞,使该驱动件的该第一推抵部与该活动件的该第二推抵部沿着该第二轴线而相互靠近,并使该第一推抵部或该第二推抵部推抵该第一卡制块,以令该第一卡制块沿着该第一轴线朝远离该第二轴线的方向而由该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一第一煞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7 TW 1001375741.一种煞车装置,其包含 基座,其内部具有滑移槽; 煞车组件,包含第一卡制块,以可沿着一第一轴线移动的关系设置于该基座;以及 驱动组件,其包含 驱动件,设置于该滑移槽,该驱动件内具有腔室,且该驱动件的一端具有第一推抵部; 活动件,设置于该滑移槽,该活动件以可相对驱动件位移的关系穿设于该驱动件,该活动件的一端具有容置于该腔室的活塞,该活动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推抵部;以及 复位件,设置于该腔室,该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该活塞及该腔室的一内壁; 其中,当该活塞受一外力而推抵该复位件时,该驱动件的该第一推抵部与该活动件的该第二推抵部沿着一相交于该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而相互远离,令该第一卡制块位于一第一起始位置,当该外力消失时,该复位件复位以推抵该活塞,使该驱动件的该第一推抵部与该活动件的该第二推抵部沿着该第二轴线而相互靠近,并使该第一推抵部或该第二推抵部推抵该第—制块,以令该第—制块沿着该第一轴线朝远离该第二轴线的方向而由该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一第一煞车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煞车装置,其中该活动件包含有沿着该第二轴线延伸的连杆及掣动块,该连杆的一端穿设该第一推抵部而至该腔室,并连接于该活塞,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该掣动块,该掣动块具有该第二推抵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煞车装置,其中该驱动件包含本体及盖板,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腔室位于该本体内,该盖板位于该第一端,该第一推抵部位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该盖板具有一进液孔连通该腔室,该活塞位于该进液孔与该复位件之间,该进液孔供一液体或一气体注入于该腔室,以对该活塞施以该外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煞车装置,其中该腔室内具有环型内壁面,该驱动组件还包含密封环,环绕该盖板,并介于该盖板与该环型内壁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煞车装置,其中该驱动件及该活动件皆以可移动的关系设置于该滑移槽,当该外力消失时,该复位件复位以推抵该活塞,使该驱动件的该第一推抵部与该活动件的该第二推抵部沿着该第二轴线而相互靠近,并使该第一推抵部及该第二推抵部一并推抵该第—制块,以令该第—^制块沿着该第一轴线朝远离该第二轴线的方向而由该第一起始位置位移至该第一煞车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德陈冠文李坤颖萧锡鸿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