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螺杆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及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因而增加了其锻造成型的困难,在料的分配及工艺的选择上都需要慎重考虑。为此,开发该类锻件的合理锻造方法也颇受国内外关注。目前,国内的螺杆常规的工艺流程为加热、预锻、终锻、精整。该方案的缺点为需要大吨位压力机,能耗大、材料利用率低,造成锻件成本高。以该方案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锻件容易出现夹污、充不满等,缺陷废品率达5%,而且原料利用率只有20-30%,由于飞边过大等原因,模具的寿命也只有在5000-6000件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使其利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的生产,并减少了锻造过程中出现夹污、充不满的现象,产品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节约了广品用料,提闻了广品的I旲具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钢锭 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O. 180%≤C≤O. 250%, O. 21 ^ Si ^1. 20%,O. 10%≤ Mn ≤1. 00%, O. 010% ≤ P ≤ O. 030%, O. 010% ≤ S ≤ O. 030%。5. 50% ^ Cr ^ 6. 50%,O. 008 ^ B ^ O. 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C,再加热至670-760°C,保温3-5小时,炉冷至330°C,保温4小时,再加热至650_760°C,保温15小时,以50°C /小时冷却至400°C,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150°C ; b、锻造步骤 在1150°C — 1850°C的温度范围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出机用螺杆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浇注钢锭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180%≤C≤0.250%,0.21≤Si≤1.20%,0.10%≤Mn≤1.00%,0.010%≤P≤0.030%,0.010%≤S≤0.030%,5.50%≤Cr≤6.50%,0.008≤B≤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再加热至670?760℃,保温3?5小时,炉冷至330℃,保温4小时,再加热至650?760℃,保温15小时,以50℃/小时冷却至400℃,再以20℃/小时,冷却至150℃;b、锻造步骤在1150℃—1850℃的温度范围内,将步骤b中所生成工件镦粗-拔长,之后校直、修正尺寸、整圆使锻造比大于3,以锻造用于所述螺杆的坯体;????c、热处理对步骤b中热校处理后的工件温度不高于600℃时,将所述工件加热至1080℃并保温1-2h,油冷至不高于100℃后重新加热至680℃-730℃的温度范围并保温3h,之后雾冷;经过回火处理后,再将螺杆的头部加热到320?390℃,保温4?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螺杆的尾部在900?10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机用螺杆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钢锭 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 180% ≤C ≤0. 250%, 0. 21 ≤Si ≤1. 20%,0.10% ≤ Mn ≤1. 00%, 0. 010% ≤ P ≤ 0. 030%, 0. 010% ≤ S ≤ 0. 030%, 5. 50% ≤Cr ≤6. 50%, 0. 008 ^ B ^ 0. 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C,再加热至670-760°C,保温3_5小时,炉冷至330°C,保温4小时,再加热至650-760°C,保温15小时,以50°C /小时冷却至400°C,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150°C ; b、锻造步骤 在1150°C—1850°C的温度范围内,将步骤b中所生成工件镦粗一拔长,之后校直、修正尺寸、整圆使锻造比大于3,以锻造用于所述螺杆的坯体; C、热处理 对步骤b中热校处理后的工件温度不高于6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