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风除尘器,更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来提高内外旋流的分离能力,减少底部夹带的涡旋加速除尘器。
技术介绍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的气体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或液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气液分离装置;按气体出口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式和反转式两种形式;反转式除尘效率高,压力适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反转式旋风除尘器,气流从旋风除尘器进口进入,在圆筒体内侧旋转而下,形成外旋流;到达锥体的端点前反转向上,形成内旋流;除尘后的气体由出口排出;外旋流除尘后形成的尘环主要集中在下锥体灰斗处,称下灰环流;进口处气流旋流过程中上漂的尘环聚集在除尘器顶盖下方,称上灰环流;除龙卷风旋风除尘器外的一般旋风除尘器,内旋流不但无除尘功效,反而影响外旋流的除尘能力。提高旋风除尘器的除尘能力,主要是提高外旋流、内旋流的除尘能力,对内旋流除尘能力加以利用,且减少上灰环流走短路及下灰环流中粉尘的底部夹带。现有的旋风除尘器,设备内的外旋流速度基本为一定值,可以根据临界粒径与分离理论,即沉降分离理论和平衡分离理论进行计算;沉降分离理论认为,颗粒受离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利用龙卷风形成原理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的旋风除尘器,运用对气流的变流除尘、增速除尘、变径除尘、导流除尘、尘粒的减速分离、以上五种除尘原理,使d100可达到0.1μm以下,d50可达到0.05μm以下,对0.5μm以上的尘粒理论除尘除雾率可以达到100%;?该设备的入口处具有变流腔或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出口处具有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内部具有上大下小的内筒体,具有相对进口气流不完全隔离的上灰环流腔,具有内外旋流反转处可设置的风动旋转的旋流导流体;该设备按进口方式不同,可分为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进口的GLⅠ、GLⅡ、GLⅢ型,变流腔进口的GDⅠ、GDⅡ、GK、GE、GB、GX型。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带有利用龙卷风形成原理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的旋风除尘器,运用对气流的变流除尘、增速除尘、变径除尘、导流除尘、尘粒的減速分离、以上五种除尘原理,使d■可达到0.1 ii m以下,d50可达到0. 05 ii m以下,对0. 5 y m以上的尘粒理论除尘除雾率可以达到100% ; 该设备的入口处具有变流腔或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出口处具有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内部具有上大下小的内筒体,具有相对进ロ气流不完全隔离的上灰环流腔,具有内外旋流反转处可设置的风动旋转的旋流导流体; 该设备按进ロ方式不同,可分为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进ロ的GL1、GL I1、GL III型,变流腔进 ロ 的 GD1、⑶ I1、GK、GE、GB、GX 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通过多段圆环面、多段锥筒体圆滑过渡、形成连接在一起的内外旋转面,两旋转面外型都为漏斗云形体,且其旋转直径突缩后渐缩,其两旋转面间环面面积可保持一定数值,也可逐渐缩小或逐渐扩大;其中配备逐渐縮小的环面面积其除尘效果最佳,该装置可配置在气流进ロ处和气流出ロ处; 配置在气流进ロ处的与上灰环流腔局部连接,形成进ロ气流加速通道,产生对上灰环流的抽吸作用,加速后形成高速外旋流,外旋流边旋转边向下;在旋转过程中气流逐渐加速,旋转直径渐缩; 配置在出口处的,靠出口气体的抽吸作用,完成对内旋流的加速,其外旋转面伸入筒体内长度为筒体上部直径的30 60%,伸入部分的外旋面可截去也可不截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灰环流腔,位于气流进ロ之上、外筒体顶板之下,由外筒体顶板、外筒体上部及出口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外壁围成,该空间与进流ロ节流处局部相通,聚集从内旋流分离的尘粒,并引导利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导流体,分为带锥形密封体的和不带锥形密封体的两种,其外形呈倒漏斗云状或斗笠状,由多段圆环面、多段锥筒体形成圆滑过渡的回转体;该回转体安装在外筒体下部或下灰斗上部,可以绕中心轴自由旋转;其下部边缘与外筒体内壁或下灰斗内壁之间的距离为外筒体下部直径的0. 05 0. 2倍,且最小大于25mm ;在其上开有I 6个圆孔均布,开孔总面积为外筒体圆截面积的0. 002 0. 02倍;带锥形密封体的旋流导流体,其上部旋流导流体可自由旋转,整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可调节锥形密封体的重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体,与出口处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有一定距离,且其上口径大于出口处的漏斗云状涡旋加速器入口直径,该内筒体由旋转直径逐渐缩小的锥筒体或弧面体或锥筒体与圆筒体的联体组成,其外表面成为外旋流的内顺流依附体,其内表面附近区域成为内旋流分离出的尘粒的聚集分离区及向上依附体。6.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