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442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进料管由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包角为90°~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度为0°~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进料管矩形断面面积沿螺旋方向逐渐减小,最终与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融合,矩形断面面积最大处与矩形进料管断面面积相同,矩形断面面积最小处为零,工作时,物料由圆管渐变进入矩形进料管后,在螺旋下旋结构的引导下进入旋流器,受螺旋下旋结构的影响,流体湍流强度降低,从而处理相同物料所需的压力降低,使旋流器所消耗的能量变少,同时对旋流器内壁的冲击减小,使旋流器的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选
,具体地说是应用惯性离心力使不同的密度或粒度非互溶物料分离或分级的一种新型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力旋流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分离分级设备,自1891年首次工业应用以来,首先在选矿和采矿工业中获得应用,后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现在已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及轻工、环保、食品、医药、纺织等许多工业部门之中。水力旋流器的应用包括固液分离、液气分离、固固分离、液液分离及液气固三相同时分离等;目前选矿和采矿工业中的水力旋流器主要是用于分离去除污水中较重的粗颗粒泥砂等物质的设备,有时也用于泥浆脱水,水力旋流器由上部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与下部一个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二者 组成水力旋流器的工作筒体。其中的倒椎体可以是一节,也可以采用两节以上,节与节间由法兰相连接,筒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溢流管,倒锥体上设有底流口,水力旋流器用泵(或高差)以一定压力(一般是O. 5 2. 5公斤/厘米)和流速(约5 12米/秒)将矿浆沿切线方向旋入圆筒,然后矿浆便以很快的速度沿筒壁旋转而产生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将较粗、较重的矿粒抛出,较小的颗粒物质旋转到一定程度后随二次上旋涡流排出,在长期大量应用的实践中,水力旋流器显示出一些突出的优点,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无转动部件和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同时水力旋流器也有一些缺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水力旋流器研究者,如水力旋流器动力消耗大,其进料所用进料泵耗电量较大,因此如何降低进料压力,是研发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耗能量有所降低,能够增加处理量的新型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设有中空的圆柱体和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组成的筒体,筒柱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溢流管,倒锥体上设有底流口,其特征在于进料管为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包角为90° 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度为0° 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本技术所述螺旋进料体的进料管矩形断面面积沿螺旋方向逐渐减小,最终与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融合,矩形断面面积最大处与矩形进料管断面面积相同,矩形断面面积最小处为零,工作时,物料由圆管渐变进入矩形进料管后,在螺旋下旋结构的引导下进入旋流器,受螺旋下旋结构的影响,流体湍流强度降低,从而处理相同物料所需的压力降低,使旋流器所消耗的能量变少,同时对旋流器内壁的冲击减小,使旋流器的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进料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设有中空的圆柱体I和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组成的筒体,倒椎体可以由一段组成,也可以由大椎体2和小椎体3两段椎体经法兰连接而成,还可以由更多段椎体经法兰连接而成,筒柱体I上设有进料管4和溢流管5,倒锥体上设有底流口 6。其中大椎体2、小椎体3、溢流口 5和底流口 6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圆柱体I与进料管4组成的进料体,其中进料管4由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 筒体,包角为90° 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为0° 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本实用专利技术是对传统渐开线进料管的结构改进,即将传统的渐开线进料管由渐开线进料结构改为螺旋下旋进料结构,新型螺旋进料体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直段筒体,本技术所述螺旋进料体进料管的矩形断面面积沿螺旋方向逐渐减小,最终与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融合,矩形断面面积最大处与矩形进料管断面面积相同,矩形断面面积最小处为零,工作时,物料由圆管渐变进入矩形进料管后,在螺旋下旋结构的引导下进入旋流器,受螺旋下旋结构的影响,流体湍流强度降低,从而处理相同物料所需的压力降低,使旋流器所消耗的能量变少,同时对旋流器内壁的冲击减小,使旋流器的寿命更长。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设有中空的圆柱体和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组成的筒体,筒柱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溢流管,倒锥体上设有底流口,其特征在于进料管为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包角为90° 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度为0° 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进料管由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包角为90°~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度为0°~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进料管矩形断面面积沿螺旋方向逐渐减小,最终与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融合,矩形断面面积最大处与矩形进料管断面面积相同,矩形断面面积最小处为零,工作时,物料由圆管渐变进入矩形进料管后,在螺旋下旋结构的引导下进入旋流器,受螺旋下旋结构的影响,流体湍流强度降低,从而处理相同物料所需的压力降低,使旋流器所消耗的能量变少,同时对旋流器内壁的冲击减小,使旋流器的寿命更长。文档编号B04C5/04GK202570449SQ20122027177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书礼, 崔学奇, 王霄鹏, 国洪猛, 张春娟, 王丽娟 申请人: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进料体水力旋流器,设有中空的圆柱体和与圆柱体相通的倒椎体组成的筒体,筒柱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溢流管,倒锥体上设有底流口,其特征在于进料管为圆管渐变为矩形进料管,矩形进料管沿螺旋下旋线方式包围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包角为90°~360°,最终切向进入旋流器的圆柱体筒体,螺旋下旋角度为0°~15°,螺旋旋向与进料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礼崔学奇王霄鹏国洪猛张春娟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