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产品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柱式膜在生产过程中进水端制作时需将膜丝与管束通过胶进行固定,且通过这个操作还要保证胶能够将进水端的膜丝中心孔全部堵住,以便于污水过滤时是从膜丝表面渗透进去,而不是直接从膜丝一端直接进入,这样水能够完全有效过滤,保证产水水质。目前的管束封胶方法是先将约15g环氧胶倒入管束,待胶温达到50°C时膜丝分两次旋转插入,底部留有3 4mm胶层,因为在插胶过程中膜丝有吸胶的现象,所以在第二次插胶时需要对管束内进行一次补胶,胶量约5g,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繁琐,且环氧胶粘度低,固化慢,很难避免由于膜丝吸胶而产生的气泡现象。在后期膜元件进行打压检测时,漏点的数量主要是反映之前的单元束的质量,而单元束的质量主要由插胶工艺和胶种控制。但现有的二次插胶方法虽然较初期的一次插胶效果较好,但还是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因为在插胶后,胶固化前,膜丝会出现吸胶现象,所以会造成管束底部出现大气泡。而且有时会出现由于插胶时受力不均导致部分膜丝没有吸胶,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泄漏点,影响产品质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柱式膜插胶工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先堵孔再插胶的方法,在满足产品生产的需要和不增加人工的前提下提出的,此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所有膜丝中心孔在插胶前都被堵住,而且在插胶后大气泡明显减少,显著提高了单元束的一次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I)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_4mm,以便进行涂胶;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4mm,以便进行涂胶;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膜丝单元束,确保膜丝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单元束预留部分的外部有2?3mm的胶层;其中配比中A为异氰酸酯,B为羟基化合物;3)静置50?90min,直至聚氨酯胶表干;4)在膜丝单元束端部套上硅胶管,硅胶管底部距离膜丝端部3?4mm,硅胶管外径略大于管束内径;5)插胶,在管束内倒入温度已经达到40℃的环氧胶,然后再进行插胶,插胶时要缓慢进行,插胶后膜丝束底部有4?5mm的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4mm,以便进行涂胶; 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膜丝单元束,确保膜丝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单元束预留部分的外部有2-3_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彭文娟,徐航,文剑平,刘远,何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