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6211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包括1)切丝;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单元束,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单元束预留部分的根部有2-3mm的胶层;3)静置50-90min,直至聚氨酯胶表干;4)在单元束端部套上硅胶管,硅胶管底部距离膜丝端部3-4mm,硅胶管外径略大于管束内径;5)插胶,在管束内倒入温度已经达到40℃的环氧胶,然后再进行插胶,插胶时要缓慢进行,插胶后膜丝束底部有4-5mm的胶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单元束制作完成后出现漏点的情况,明显减少气泡的产生,并且使得管束内产生气泡后不会影响到打压时漏点数量。对单元束的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产品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柱式膜在生产过程中进水端制作时需将膜丝与管束通过胶进行固定,且通过这个操作还要保证胶能够将进水端的膜丝中心孔全部堵住,以便于污水过滤时是从膜丝表面渗透进去,而不是直接从膜丝一端直接进入,这样水能够完全有效过滤,保证产水水质。目前的管束封胶方法是先将约15g环氧胶倒入管束,待胶温达到50°C时膜丝分两次旋转插入,底部留有3 4mm胶层,因为在插胶过程中膜丝有吸胶的现象,所以在第二次插胶时需要对管束内进行一次补胶,胶量约5g,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繁琐,且环氧胶粘度低,固化慢,很难避免由于膜丝吸胶而产生的气泡现象。在后期膜元件进行打压检测时,漏点的数量主要是反映之前的单元束的质量,而单元束的质量主要由插胶工艺和胶种控制。但现有的二次插胶方法虽然较初期的一次插胶效果较好,但还是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因为在插胶后,胶固化前,膜丝会出现吸胶现象,所以会造成管束底部出现大气泡。而且有时会出现由于插胶时受力不均导致部分膜丝没有吸胶,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泄漏点,影响产品质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柱式膜插胶工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先堵孔再插胶的方法,在满足产品生产的需要和不增加人工的前提下提出的,此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所有膜丝中心孔在插胶前都被堵住,而且在插胶后大气泡明显减少,显著提高了单元束的一次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I)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_4mm,以便进行涂胶;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单元束,确保膜丝单元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膜丝单元束预留部分的外部有2-3_的胶层;其中配比中A为异氰酸酯,B为羟基化合物;3)静置50_90min,直至聚氨酯胶表干;4)在膜丝单元束端部套上硅胶管,硅胶管底部距离膜丝端部3_4mm,硅胶管外径略大于管束内径; 5)插胶,在管束内倒入温度已经达到40°C的环氧胶,然后再进行插胶,插胶时要缓慢进行,插胶后膜丝束底部有4-5mm的胶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减少了中空纤维膜单元束封胶后爬胶高,管束内出现大气泡的现象;2、避免了中空纤维膜由于端头没堵住而出现的管束泄露的现象;3、提高了膜元件的一次合格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空纤维膜丝封胶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为I)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_4mm,以便进行涂胶;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I的预留部分2,轻拍膜丝单元束1,确保膜丝单元束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膜丝单元束I的预留部分2的外部有2-3mm的胶层3 ;其中配比中A为异氰酸酯,B为羟基化合物;3)静置50_90min,直至聚氨酯胶表干;4)在膜丝束I端部套上硅胶管4,硅胶管4底部距离膜丝端部3_4mm,硅胶管4外径略大于管束5内径;5)插胶,在管束5内倒入IOg温度已经达到40°C的环氧胶,然后再进行插胶,插胶时要缓慢进行,插胶后膜丝束I底部有4-5mm的胶层6。如上所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4mm,以便进行涂胶;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膜丝单元束,确保膜丝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单元束预留部分的外部有2?3mm的胶层;其中配比中A为异氰酸酯,B为羟基化合物;3)静置50?90min,直至聚氨酯胶表干;4)在膜丝单元束端部套上硅胶管,硅胶管底部距离膜丝端部3?4mm,硅胶管外径略大于管束内径;5)插胶,在管束内倒入温度已经达到40℃的环氧胶,然后再进行插胶,插胶时要缓慢进行,插胶后膜丝束底部有4?5mm的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单元的封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切丝,在切丝时,膜丝端部要预留3-4mm,以便进行涂胶; 2)堵孔,采用配比为A:B=70:100的聚氨酯胶涂抹膜丝单元束的预留部分,轻拍膜丝单元束,确保膜丝内和丝与丝之间都充分的进胶,涂抹完成后再涂胶两遍,保证单元束预留部分的外部有2-3_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彭文娟徐航文剑平刘远何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