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76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0-30份、黄柏5-20份、羌活5-20份、独活10-30份、川芎5-20份、土茯苓10-30份、川牛膝10-30份、红藤10-30份、板蓝根10-30份、良姜5-15份、猪苓1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通利关节、舒筋活血、凉血消肿的功效,其治疗热痹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ー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热痹是以热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热痛等具有热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风湿病,是风湿病痹证的ー种。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现代医学认为它是全身性免疫功能低下的芥蒂组织疾病。在治疗中将肿胀、疼痛作为“靶的”来消除;又因为痹证为无菌性炎症,一般抗炎药难以奏效,所以,非留体抗炎药和激素成为主要控制肿胀、疼痛、僵硬、高烧的主要药物。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另外,非留体抗炎药和激素,对胃肠、肝、肾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強直关节半脱位、关节畸形而致残。因此,现化医学针对痹证症状,只能对症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医认为,热痹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与外感湿热之邪有关,湿热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产生本病。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热痹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抗炎药和激素治疗热痹存在治标不治本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0-30份、黄柏5-20份、羌活5-20份、独活10-30份、川弯5-20份、土获茶10-30份、川牛膝10-30份、红藤10-30份、板蓝根10-30份、良姜5-15份、猪苓10-3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ー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20份、黄柏12份、羌活15份、独活20份、川芎12份、土茯苓20份、川牛膝20份、红藤20份、板蓝根20份、良姜6份、猪苓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健脾胃、利关节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的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的功效;良姜具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燥湿、行气止痛、通利关节、舒筋活血、凉血消肿的功效,对热痹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0%,治愈率6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20g、黄柏12g、羌活15g、独活20g、川芎12g、土茯苓20g、川牛膝20g、红藤20g、板蓝根20g、良姜6g、猪苓2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0g、黄柏15g、羌活10g、独活30g、川芎15g、土茯苓10g、川牛膝30g、红藤15g、板蓝根30g、良姜10g、猪苓1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30g、黄柏5g、羌活12g、独活15g、川芎20g、土茯苓15g、川牛膝10g、红藤25g、板蓝根15g、良姜12g、猪苓3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25g、黄柏10g、羌活20g、独活10g、川芎5g、土茯苓25g、川牛膝15g、红藤30g、板蓝根25g、良姜5g、猪茶 2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5g、黄柏20g、羌活5g、独活25g、川芎10g、土茯苓30g、川牛膝25g、红藤10g、板蓝根10g、良姜15g、猪苓1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年龄25 4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二、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 (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10个疗程,痊愈32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刘某,男,29岁。主诉右踝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5天,伴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热痹。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消失。病例2 李某,男,42岁。就诊时自诉劳作时天气温热难耐,大汗淋漓后出现浑身肌肉酸痛,关节肿痛、晨僵,痛时无法入睡,服用阵痛西药,症状加重。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关节屈伸活动稍受限,疼痛缓解,肿痛好转;续服3个疗程,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治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0?30份、黄柏5?20份、羌活5?20份、独活10?30份、川芎5?20份、土茯苓10?30份、川牛膝10?30份、红藤10?30份、板蓝根10?30份、良姜5?15份、猪苓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0-30份、黄柏5-20份、羌活5-20份、独活10-30份、川芎5-20份、土茯苓10-30份、川牛膝10-30份、红藤10-30份、板蓝根10-30份、良姜5-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孙红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