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玛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540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玛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将玛咖粉放入微波干燥器中,升温加热至50~60℃,并保持15~25分钟,冷却至室温,以进行灭酶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防止芥子油苷水解;再进行回流提取;在提取物中加水搅拌后,静止沉淀,分离出上层的清液,浓缩该清液后,加入β-环糊精,并搅拌50~70分钟,以对提取物进行包埋,防止芥子油苷的挥发,再进行真空干燥,得玛咖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玛咖中的有用成分——芥子油苷的水解,尤其在常温常压下对提取物进行包埋,有效防止了芥子油苷的挥发,尽量保留该成分,以提高功效,降低口服时的刺激感,减少服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植物提取

技术介绍
玛咖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独行菜属(Lepidium) —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秘鲁海拔3500 m以上的安第斯山区,可在无肥料、缺氧、昼夜温差大、长期冰封的独特环境下正常生长。玛咖的营养成分以及能够增强精力、耐力的功效方面可以与人参媲美,因此又常被称为“Peruvian Ginseng (秘鲁人参)”。玛咖有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作为当地土著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的玛咖,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尤其是在增强精力和生育力等方面的功能,被人们视为安第斯山神赐予的珍贵礼物。玛咖在南美的种植面积比较大,但由于玛咖在生长中吸取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原始耕作情况下,玛咖根采收后的土地需要休耕数年才能再次种植,因此,至20世纪早期,玛咖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玛咖一度几乎濒临绝种,被国际上列为濒危植物。直到1982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等国际组织的努力下,这种珍贵的植物才得以逐步推广嘉惠世人。此后,FAO等国际组织又先后多次向各国推荐种植和食用玛咖,并指出玛咖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安全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玛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1)将洗净的玛咖植物粉碎成粒度小于1?3mm的玛咖粉;2)将步骤1)的玛咖粉放入微波干燥器中,升温加热至50~60℃,并保持15~25分钟,冷却至室温,以进行灭酶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防止芥子油苷水解;?3)将步骤2)灭酶处理的玛咖粉放入提取罐中,加入玛咖粉质量的7~9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浸泡1~3小时,加热升温至液体温度为70~85℃时,回流提取2~4小时,分离得一次提取液及余渣;在一次余渣中,加入玛咖粉质量的3~5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升温至液体温度为70~85℃时,回流提取1~3小时,分离得二次提取液及余渣;在二次余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玛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1)将洗净的玛咖植物粉碎成粒度小于l-3mm的玛咖粉; 2)将步骤I)的玛咖粉放入微波干燥器中,升温加热至50 60°C,并保持15 25分钟,冷却至室温,以进行灭酶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防止芥子油苷水解; 3)将步骤2)灭酶处理的玛咖粉放入提取罐中,加入玛咖粉质量的7 9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浸泡I 3小时,加热升温至液体温度为70 85°C时,回流提取2 4小时,分离得一次提取液及余渣;在一次余渣中,加入玛咖粉质量的3 5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升温至液体温度为70 85°C时,回流提取I 3小时,分离得二次提取液及余渣;在二次余渣中,加入玛咖粉质量的2 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升温至液体温度为70 85°C时,回流提取I 2小时,分离得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明焦慧良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圣草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