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52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及其制造方法。目前,邮电部门所用的电缆接头封焊条,由于配比不当,制作工艺控制不严,一直未能很好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纯铅和纯锡熔炼而成的焊条,其中锡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铅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并选取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焊条韧易熔,熔着性能好,且不粘焊垫,满足了高空作业的要求,保证了电缆接头的封焊质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邮电部门专用的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及其制造方法。目前,邮电部门使用的电缆接头封焊条,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工艺,大多为用户单位自己配料制造而成。由于焊条原料配比不当,制备过程的工艺条件不稳定,使焊条内部混合不充分,理化性能不稳定,一直未能很好应用,造成高空作业困难,影响了邮电电缆接头的封焊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通过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使用合理的原料配比,制备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满足实际操作要求。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由纯铅(Pb)和纯锡(Sn)熔炼而成,其中锡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铅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其最佳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为含锡35.4%,含铅64.6%。下面是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的制造方法,可分为备料-熔化-混料-浇铸-脱模五个工序。1、备料选取纯铅(Pb)和纯锡(Sn),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一定量铅和锡,锡的比例为35%-40%,铅的比例为60%-65%。其最佳配比为含锡35.4%,含铅64.6%。2、熔化将称取的锡和铅,分别置于两只坩锅中加热,铅的熔点327℃,锡的熔点232℃,使之充分熔化。让熔化的铅升温到350±5℃范围,熔化的锡升温到260±5℃范围,保温40-50分钟;3、混料将熔化的锡加入铅液中,同时搅拌均匀,加热混合液至360℃-400℃温度范围,注意熔液颜色由蓝色→金黄色→白色,白色说明熔液已充分混合;4、浇铸在浇铸模具有内壁打上一层脱模剂,使铸件不粘模具,并保证焊条外表光滑。将铸模置于温度较低的冷却垫上浇铸,铸件经快速冷却,在焊条的上表面可见银白色成色斑点;5、脱模经过2-3分钟后,倒出模具中的铸件,使之自然冷却,即制得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按照上述方法制造的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柔韧易熔,焊着性能好,且不粘焊垫(焊垫是为使焊缝光滑平整,使用的一种包垫)。实施例用天平称取纯锡350克,纯铅650克,分别放入两坩埚中加热熔化,使熔化的铅升温到350℃,熔化的锡升温到260℃,保温40分钟;将熔化的锡倒入铅液中,并搅拌均匀,加热混合液至380℃,保温直至熔液由蓝色变金黄色再变白色;将铸模内壁涂上石蜡,放于冷却垫上,开始浇铸,经过2分钟,倒出铸件冷却,即制得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权利要求1.一种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由纯铅(Pb)和纯锡(Sn)熔炼而成,其特征在于锡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铅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其特征在于焊条的最佳配比(重量百分比)为含锡35.4%,含铅为64.6%。3.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的方法,包括备料、熔化、混料、浇铸、脱模等工序,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量的纯铅和纯锡分别加热熔化,使熔化的铅保持在350±5℃范围,锡保持在260±5℃范围,保温时间40-50分钟后,将熔化的锡倒入铅液中;铅、锡混合液经搅拌调匀,加热至360℃-400℃,直至熔液颜色由蓝色→金黄色→白色;在浇铸前,铸模的内壁涂上脱模剂,并将铸模放在冷却垫上浇铸。全文摘要一种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及其制造方法。目前,邮电部门所用的电缆接头封焊条,由于配比不当,制作工艺控制不严,一直未能很好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纯铅和纯锡熔炼而成的焊条,其中锡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铅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并选取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焊条柔韧易熔,熔着性能好,且不粘焊垫,满足了高空作业的要求,保证了电缆接头的封焊质量。文档编号B23K35/40GK1061549SQ90105978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顺, 王大庆, 张祥根 申请人:东台市坩埚冶炼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邮电电缆接头封焊条,由纯铅(Pb)和纯锡(Sn)熔炼而成,其特征在于:锡的重量百分比为35%-40%,铅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王大庆张祥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坩埚冶炼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