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它包括捕集器,悬挂臂、框架和浮子绳索,所述的捕集器为下端封闭的管,封闭端设有重物,开口端的开口处外罩防护网,防护网孔径大小为0.5~1cm,在框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悬挂臂,在捕集器的开口端系有悬挂绳,悬挂绳的另外一端系在悬挂臂的自由端上,从而将捕集器悬挂于悬挂臂上,在框架的顶端还系有浮子绳索,浮子绳索的另外一端系有二级浮子,在浮子绳索的中部还系有一级浮子,在框架的底座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坚固可靠,造价低廉,易于制作和现场应用,并且设备轻便,便于运输与投放,无需潜水员下水操作,在投放和回收过程中不会搅动底质影响测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积物捕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海底沉积物通量研究是浅海物质循环研究当中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主要用沉积物捕集器进行相关的研究。相对于硬质海底,软质海底,如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区,沉积物通量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底泥松软,直接投放的沉积物捕集器不容易固定,无法保持竖直状态。目前通常由潜水员将沉积物捕集器直接压入底泥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潜水员下水回收,潜水操作费时费力,危险性大,并且潜水员在海底操作过程中容易搅浑海水,导致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影响通量测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的设施准确地测定海底沉积物通量。软质海底在我国沿海各地分布广泛,该类型海区海底沉积物通量很高,在浅海物质循环中占重要地位,对其沉积通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现有的研究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较难真实地反应现场情况,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准确地测定浅海软质海底沉积物通量的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无需潜水放置,误差小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器,悬挂臂、框架和浮子绳索,所述的捕集器为下端封闭的管,封闭端设有重物,开口端的开口处外罩防护网,防护网孔径大小为O. 5 lcm,在框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悬挂臂,在捕集器的开口端系有悬挂绳,悬挂绳的另外一端系在悬挂臂的自由端上,从而将捕集器悬挂于悬挂臂上,在框架的顶端还系有浮子绳索,浮子绳索的另外一端系有二级浮子,在浮子绳索的中部还系有一级浮子,在框架的底座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脚。所述的框架呈正三角锥形状(金字塔形),在正三角锥形框架的正三角形底座各顶点垂直底座面各设有一个固定脚,所有悬挂臂的一端都固定于正三角锥形框架的最顶端,所述的浮子绳索也系于此处,悬挂臂的自由端通过悬挂绳悬挂捕集器,悬挂臂平行于正三角锥形框架的底座面。进一步优选,每个框架上具有3个悬挂臂,相应的悬挂f 3个捕集器,当为多个捕集器时,各捕集器之间距离保持在O. 5m以上,保持O. 5m以上,所悬挂捕集器能够在水体中自由摆动,并免于与海底接触,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捕集效率和精确性。优选,所述的捕集器由PVC圆管制成,其内径为3 5cm,高度为15 25cm,其高度与内径比不小于5。所述的捕集器封闭端重物优选为铁砂或碎铅块等高密度物质掺加玻璃钢胶等性质稳定的粘合剂粘合组成,这种重物性质稳定,作为配重不会释放多余物质影响测定结果。所述的悬挂绳优选为尼龙绳或其他软质、坚韧的细绳,其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所悬挂捕集器底部不会接触海底。所述的浮子绳索优选为聚乙烯绳或其他坚韧耐腐蚀的绳子。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是这样使用的将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用船运往目标海域,到达位置后,测量海水的深度,根据海水的深度设定浮子绳索的长度,使浮子绳索的长度要略长于高潮时水深,在浮子绳索离海底距离为高潮水深一半位置处系一级浮子,在浮子绳索顶端系二级浮子,两级浮子中,其中一级浮子提供的浮力较大,可以牵动下半部分绳索使其在水体中呈竖直状以避免与框架缠绕,同时又不会拉动捕集器使其位置发生移动;二级浮子浮力较小,牵动上半段绳索使其浮出水面为捕集器回收指示位置即可。然后在各捕集器中灌满海水,然后用绳索慢慢地将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沉到海底,避免搅动底质,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投放广4天后回收,如果需要放置更长时间,则必须在捕集器中加防腐剂,以减少沉积物自身降解造成的损失;实验结束后将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轻轻地拉出水面,带到岸上静置I小时后,倾去捕集器的上覆水,将沉积物全量收集并过80目筛,用去离子水脱盐后烘干并称重。沉积物通量计算公式为DR=D/(S.T),其中DR为海底沉积速率,单位为g/(m2. d) ;D为实验期间单个捕集器所截留沉积物量,S为捕集器开口面积,单位为m2 ;t为持续时间,单位为d。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框架将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固定于浅海软质海底,整个捕集装置重心位于底座(框架底座面),底座能够借助自身重力和固定脚的作用牢牢固定于底泥中,不会因海流冲击造成位置移动而影响研究结果。2、捕集器可以借助自身重力和悬挂绳拉力自行在海底保持垂直状态,无需人为加以校正,且捕集器开口离海底很近,因此,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海域海底沉积物垂直方向的通量。捕集器加设外罩防护网,内部根据需要加防腐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海底鱼、虾等大型生物进入,防腐剂可减少沉积物降`解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3、浮子绳索上系二级浮子,这样可以起到防止绳索缠绕和指示位置的作用,便于捕集设施的投放与回收。4、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其结构简单,坚固可靠,造价低廉,易于制作和现场应用,并且设备轻便,便于运输与投放,无需潜水员下水操作,在投放和回收过程中不会搅动底质影响测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高潮时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投放于平缓软质海底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低潮时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投放于非平缓软质海底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捕集器;2-重物;3_防护网;4_悬挂绳;5_悬挂臂;6-框架;7-固定脚;8_浮子绳索;9_ 一级浮子;10_ 二级浮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包括捕集器1,悬挂臂5、框架6和浮子绳索8,所述的捕集器I为下端封闭的管,封闭端设有重物2,开口端的开口处外罩防护网3,防护网3孔径大小为O. 5 lcm,在框架6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悬挂臂5,在捕集器I的开口端系有悬挂绳4,悬挂绳4的另外一端系在悬挂臂5的自由端上,从而将捕集器I悬挂于悬挂臂5上,在框架6的顶端还系有浮子绳索8,浮子绳索8的另外一端系有二级浮子10,在浮子绳索8的中部还系有一级浮子9,在框架6的底座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脚7。具体为本实施例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包括捕集器1,悬挂臂5、框架6和浮子绳索8,所述的捕集器I为PVC圆管,其内径为3 5cm,高度为15 25cm,其高度与内径比不小于5,PVC圆管用堵头封底,在底部填充铁砂或碎铅块等高密度物质掺加玻璃钢胶等性质稳定的粘合剂粘合的高密度重物2,底部填充高密度重物作为配重可以使捕集器重心位于底部,在重物重力和悬挂绳拉力作用下捕集器在水中能够一直保持垂直于海底的状态,PVC圆管上端的 开口处外罩防护网3以阻止鱼类等大型生物进入,防护网材料为聚乙烯网衣,网孔大小为O. 5^1cm,用橡皮筋扎在捕集器开口处,在离PVC圆管顶端Icm左右位置,沿直径对称打两孔,在孔中系有悬挂绳4。所述的框架6为不锈钢钢筋或者涂防腐层的普通钢筋制作,其主体结构由6条等长钢筋焊为金字塔形(正三角锥形),其中底座为等边三角形,由直径疒3cm粗的钢筋焊接而成(所用材料较重,以使重心位于装置底部),底座各顶点位置垂直底座面焊接:T5cm长的钢筋作为固定脚7,固定脚7能扎于海底软泥中使底座固定位置;金字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器,悬挂臂、框架和浮子绳索,所述的捕集器为下端封闭的管,封闭端设有重物,开口端的开口处外罩防护网,防护网孔径大小为0.5~1cm,在框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悬挂臂,在捕集器的开口端系有悬挂绳,悬挂绳的另外一端系在悬挂臂的自由端上,从而将捕集器悬挂于悬挂臂上,在框架的顶端还系有浮子绳索,浮子绳索的另外一端系有二级浮子,在浮子绳索的中部还系有一级浮子,在框架的底座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器,悬挂臂、框架和浮子绳索,所述的捕集器为下端封闭的管,封闭端设有重物,开口端的开口处外罩防护网,防护网孔径大小为O. 5 lcm,在框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悬挂臂,在捕集器的开口端系有悬挂绳,悬挂绳的另外一端系在悬挂臂的自由端上,从而将捕集器悬挂于悬挂臂上,在框架的顶端还系有浮子绳索,浮子绳索的另外一端系有二级浮子,在浮子绳索的中部还系有一级浮子,在框架的底座面上具有若干个固定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浅海软质海底的沉积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呈正三角锥形状,在正三角锥形框架的正三角形底座各顶点垂直底座面各设有一个固定脚,所有悬挂臂的一端都固定于正三角锥形框架的最顶端,所述的浮子绳索也系于此处,悬挂臂的自由端通过悬挂绳悬挂捕集器,悬挂臂平行于正三角锥形框架的底座面。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赫,夏建军,陈言峰,罗鹏,胡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