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
技术介绍
贝壳礁是一种新型环保的人工鱼礁,是将废弃扇贝壳投入海底作为人工鱼礁,不仅可以解决贝壳堆积破坏环境的问题,还可以为海区的渔业贡献力量。流场效应是人工鱼礁投礁后期考察的一项重要,主要是指当鱼礁投放到某海域后在其前部可以生成与水平流具有相当量的局部上升流。上升流将底层的沉积物和营养盐带到水面附近,提高海域的基础饵料水平,起到了聚集鱼类的作用。另一方面,礁体下游形成了一个充满漩涡的流速缓慢的背涡流区域,为鱼类提供庇护!繁殖和栖息地。人工鱼礁增殖渔业资源的生态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来实现的。因此可以产生流场效应的贝壳礁是迫切需要的。申请号为2013200283586的中国专利“一种适于贝藻附着的生态型人工鱼礁”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在矩形结构体上开设贯穿前后、左右、上下的导流通孔,之后矩形结构体的五个端面镶嵌排列紧密的贝壳,通过导流通孔制造上升流以获得营养盐,利于降低对鱼礁区潮流流动的影响。然而该人工鱼礁存在一定的缺陷:三道导流通孔同时存在有可能造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包括空心的长方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1)上设有贯穿前端面与后端面的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外周与长方体框架(1)围成的空间内填充贝壳,使长方体框架(1)的上端面被贝壳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包括空心的长方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1)上设有贯穿前端面与后端面的导流孔(2),所述导流孔(2)外周与长方体框架(1)围成的空间内填充贝壳,使长方体框架(1)的上端面被贝壳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2)外周与长方体框架(1)围成的空间通过盛装贝壳的若干渔网(3)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1)的每个端面均设有两个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莲,陈丕茂,黎小国,秦传新,袁华荣,李国迎,李娜,罗虹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