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幼树,在幼树的树形结构形成之前每年操作步骤(2)~(4);(2)对幼树主干上的主枝进行拉枝,使幼树主干和所拉主枝开张角度为105~115°;(3)剪去直立生长在所拉主枝上的当年生徒长枝条,保留生长在所拉主枝两侧的当年生正常枝条;(4)当幼树主干上的主枝数量在树体下、中、上部位四周分别达到9~11、8~10、7~9个,总主枝数24~30个,则剪去生在主干上多余的主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把枝条拉下垂,安排主枝和主干的角度及主枝分布位置,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促进枝条上各部位芽的萌发以及大量中短枝、结果短枝的形成,对花芽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苹果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10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3084万亩,产量3200万吨,占世界产量6194. 6万吨的51.6%,居世界首位。苹果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富士”苹果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被大家所喜爱,“富士”苹果品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品种(翟衡,赵政阳,王志强,等.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果树学报,2005,22 (I) :44-50),其在我国的栽植面积达65%以上(韩明玉,张芳芳,张立新,等.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初夏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特性.中国农业科学[J]. 2011,44(023) :4841-4847)。但“富士”苹果幼树普遍存在早期不易成花、成花质量差、难于坐果、大小年现象严重以及新建果园“富士”苹果幼树童期阶段较长等问题(汪景彦,刘凤之,程存刚.我国苹果栽培技术50年回顾与展望[J].果农之友,2008,(11)3-5)。这些问题给“富士”苹果栽培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一般多采用刻芽、环剥、环切等栽培技术措施促进“富士”苹果幼树成花,这些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富士”苹果幼树难以成花以及花芽质量差、难坐果等问题,但这些技术具有难以操作、劳动强度大、处理后树体易染病等诸多缺点,这些技术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且尚没有形成标准的技术规程,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促进“富士”苹果幼树成花的效果不显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富士”苹果幼树成花难问题。公布号为CN10184320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苹果树幼树的倒垂枝整形技术方法,该技术采用选壮苗、大苗定植,`1. 2m定干,逐步培养一、二层主枝,春季发芽前对拉开的主枝进行刻芽,在主枝上促发和保留长枝,缓放,将这些枝条向地面扭弯下垂,然后用细绳或铁丝固定,使其成垂柳状,3个主枝呈120度水平夹角延伸并与下层主枝错开,秋季拉枝。冬剪时不再留中心干。该技术操作复杂,且保留的主枝过少,不利于增加苹果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黄土高原地区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促进苹果幼树花芽的形成,以解决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富士”苹果幼树早期不易成花、其所形成的有限花芽质量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I)固定幼树,在幼树的树形结构形成之前每年操作步骤(2) (4);(2)对幼树主干上的主枝进行拉枝,拉枝后幼树主干和所拉主枝开张角度为105 115。;(3)剪去直立生长在所拉主枝上的当年生徒长枝条,保留生长在所拉主枝两侧的当年生正常枝条;(4)当幼树主干上的主枝数量在树体下、中、上部位四周分别达到9 11、8 10、7 9个,总主枝数24 30个,则剪去生在主干上多余的主枝。该方法通过把树体枝条拉下垂,合理安排主枝和主干的角度及主枝分布空间位置,抑制营养生长,缓和了树势,改善了树体通风和透光条件,促进了枝条上各部位芽的萌发以及大量中短枝、结果短枝的形成,对花芽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拉枝应选择定植年限适合的幼树进行,如对3年以下幼树进行拉枝,由于幼树没有成长发育完全,可能会导致树体衰弱,反而不利于其花芽形成,而对6年以上的幼树进行拉枝,则可能由于幼树木质化程度较高,不易取得很好的拉枝效果,因此优选幼树为定植后3 6年生“富士”苹果幼树。对幼树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其在拉枝过程中树体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歪倒的现象,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固定方法为在幼树根部附近插入支撑杆,再将幼树根部与支撑杆用绳子绑牢。支撑杆应选用不易带病毒的树干,高3. 5m左右,直径6cm以上。步骤(2)中,所述拉枝为先把枝条从下到上反复揉捏,使枝条有轻微的损伤但不折断,然后把绳头固定在地下,另一头在枝条上绑以活扣固定。进行拉枝的主枝长度应大于60cm,如不足60cm应等其长度大于60cm后再进行拉枝,幼树主干和所拉枝条开张角度为105 115度,最优选为110度。在冬季和早春,果树处于休眠期,树液尚未流动,其枝干脆硬,此时拉枝易损伤枝干皮层组织,基角部也易拉劈裂,树体旺盛生长期拉枝,易萌发背上直立枝,并且后来生长的枝条会重新抬头,失去拉枝效果。因此,优选在枝条半木质时,即每年的5月中旬或8 9月进行拉枝, 此时枝条柔软、可塑性大,拉枝后枝条易固定,背上不再萌发新枝,并能促进营养积累和花芽形成。徒长枝条为在发育树木的树枝上,当年长出生长势过于旺盛的生长枝,徒长枝生长迅速,占据空间大,易使树冠郁闭,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对果树生长结果十分不利,徒长枝结果晚,虽经控制能转化成枝组,但需时间较长,应及早疏除,一般大于15cm。为了避免枝条之间相互遮挡,使所有枝条均能接受足够的光照,步骤(3)中,保留的当年生正常枝条与其同生长母枝在同一个平面上。优选的,步骤⑷中树体下、中、上部四周分布的主枝长度分别为I 1. 2m、0. 8 lm、0. 6 O. Sm,这样可以保证树体的主枝长度为从下到上递减,避免上、中部的主枝长度过长,遮挡住下部的阳光,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通过对主枝长度的分部位控制,可以较好的改善树体通风和透光条件,对花芽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该方法通过对枝条进行拉枝,使其与主干之间有一定的合理角度,合理分布空间位置,可很好的改善树体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对花芽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适合在生产上大量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各处理距处理枝基部不同距离抽生新稍的数量分布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各处理的处理枝上不同长度新稍数量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各处理的短枝顶芽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各处理的短枝顶芽淀粉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各处理的短枝顶芽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各处理的短枝顶芽碳氮比(C/N)值随时间变化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从2007 2009年对定植于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凤翔试验站及农户果园里共10亩示范果园苹果幼树应用本专利技术整形修剪技术促进“富士”幼树花芽形成,均匀随机选取72个树(3个小区,每个小区有24棵),每个小区设三个处理,各处理主干和所拉枝条开张角度分别为70°、90。和110。,每种处理为8棵幼树。该地区经度107. 39°、纬度34. 53°、海拔850m,年平均气温12. O 12. 5°C,降水量601mm,无霜期209天,昼夜温差大。本实验中的“富士”苹果幼树栽种间距为2. 0X3. 5m,基砧为西府海棠,中间砧为M26,树势健壮,有灌溉条件,土质为砂壤土,种植管理水平高。待所选取用于试验的材料苹果树成型后于2009 2010进行采样测定分析(测定内容为“富士”苹果幼树的短枝顶芽、长枝腋芽、短枝叶片和长枝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及氮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评价比较此整形修剪技术促进“富士”苹果幼树成花的效果。本试验中对“富士”苹果幼树的整形修剪方法具体如下(I)固定幼树本试验在3个小区进行,每个小区有24株“富士”苹果幼树,对所有的“富士”苹果幼树进行固定,固定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固定幼树,在幼树的树形结构形成之前每年操作步骤(2)~(4);(2)对幼树主干上的主枝进行拉枝,使幼树主干和所拉主枝开张角度为105~115°;(3)剪去直立生长在所拉主枝上的当年生徒长枝条,保留生长在所拉主枝两侧的当年生正常枝条;(4)当幼树主干上的主枝数量在树体下、中、上部位四周分别达到9~11、8~10、7~9个,总主枝数24~30个,则剪去生在主干上多余的主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固定幼树,在幼树的树形结构形成之前每年操作步骤(2) (4); (2)对幼树主干上的主枝进行拉枝,使幼树主干和所拉主枝开张角度为105 115°; (3)剪去直立生长在所拉主枝上的当年生徒长枝条,保留生长在所拉主枝两侧的当年生正常枝条; (4)当幼树主干上的主枝数量在树体下、中、上部位四周分别达到9 11、8 10、7 9个,总主枝数24 30个,则剪去生在主干上多余的主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固定方法为在幼树根部附近插入支撑杆,再将幼树根部与支撑杆用绳子绑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富士苹果幼树花芽形成的整形修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拉枝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玉,邢利博,张东,宋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