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茭白锈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547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茭白锈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茭白植株叶片上一旦发现有锈病病斑时开始用药剂对茭白进行使用,每隔10天使用一次,其中,所述的药剂为烯唑醇,其中,烯唑醇的浓度为30-62mg/L。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既可以有效防治茭白锈病的发生,同时对茭白植株的结茭率和茭白产量无明显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防治茭白锈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茭白是我国的特有水生蔬菜,营养价值较高。茭白是ー种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茭白植株的茎部受黑粉菌感染后形成的肉质茎,即为食用的茭白。茭白田中常出现部分植株高大、但始终不孕茭,称为“雄茭”,其原因是黑粉菌未能侵染茭白植株或在孕茭前使用杀菌剂不当杀死植株中的黑粉菌造成。茭白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严重,其中茭白锈病(病原菌位'OS ァces coronatus Miyabe Nishida)是英白生产中最主要病害,流行时给茭白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影响茭白的商品性,减少茭农的收入。近年来,随着茭白栽培面积尤其大棚茭白面积的不断扩大,茭白锈病发生年年严重。目前防治茭白锈病主要还是应用化学杀菌剂。三唑酮是ー种·最常用防治茭白锈病的杀菌剂,由于长期滥用三唑酮防治茭白锈病,导致防治效果明显下降,茭白结茭率显著下降,严重时茭白不结茭,严重影响茭白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筛选替代“三唑酮”的高效安全杀菌剂成为茭白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烯唑醇,化学名称为(E)-(RS)-1-(2,4- ニ氯苯基)-4,4- ニ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茭白锈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茭白植株叶片上一旦发现有锈病病斑时开始用药剂对茭白进行使用,每隔10天使用一次,其中,所述的药剂为烯唑醇,烯唑醇的浓度为30?62m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茭白锈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茭白植株叶片上一旦发现有锈病病斑时开始用药剂对茭白进行使用,每隔10天使用一次,其中,所述的药剂为烯唑醇,烯唑醇的浓度为 30_62mg/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明丁新天何月平张珏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