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449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58
一种智能型节能风扇组,该风扇组包含:至少二具控制自身扇叶转动状态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以及一集成控制主电路;其中该集成控制主电路是整合控制该些风扇组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并依据该发热源的实际温度状态主动控制每风扇扇叶分别进行转动、中止转动、升速、降速、正转、反转、定时启动转动、定时中止转动、休眠等功能。通过各风扇内设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以及外部可整合控制多个风扇的集成控制主电路,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依据计算机主机机壳内部的实际状态选择单独(由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或整合(由集成控制主电路控制)控制各风扇扇叶的转动状态来达到最有效最佳的散热、省电双重效果,并提升风扇马达运转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节能风扇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智能型节能风扇组,特指一种可有效兼具节能及散热效果的风扇,并可提升风扇马达运转效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主机均以倍速甚至十倍、百倍速度不断地增加其处理效能, 相对地,主机运作中所产生的热能势必大量增加,能否实时排除大量发热源(如内存、中央处理器、电源供应器、硬盘)产生的热能似乎已成为现今计算机主机是否长时间正常运作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常见且散热效率较高的主动式散热器非风扇莫属,该风扇F大致系由框体 1、扇叶?2、定子?3、转子?4以及驱动电路F5所组成,其中该定子F3设于该框体Fl的中心处(如图1所示),且该扇叶F2枢接在该框体Fl中心位置并罩住该定子F3,该扇叶F2 罩住该定子F3的周围内壁面固设有一可提供固定磁场的转子F4,该驱动电路F5是依据扇叶F2转速,提供适当规格电源给该定子F3,使其产生适当大小的磁场而反复不断地与其周围的转子F4磁场产生吸、斥动作,推动该扇叶F2于该框体Fl中心处不断旋转带动周围或其外侧冷空气产生一轴向气流,利用产生的轴向气流不断以冷空气吹袭发热源,即可使该发热源降温达到主动散热的效果。由上述风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利用风扇扇叶产生的气流主动降低所对应的发热源温度,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包含:至少二风扇组,每一风扇组至少包含:一用来驱动风扇扇叶的驱动单元、一将外部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压调变转换单元、一将外部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侦测单元及一用来控制自身扇叶的转动状态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一集成控制主电路,整合控制该些风扇组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并依据该发热源的实际温度状态主动控制每一扇叶的转动状态,进而达到省电及降温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利用风扇扇叶产生的气流主动降低所对应的发热源温度,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包含至少二风扇组,每一风扇组至少包含一用来驱动风扇扇叶的驱动单元、一将外部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压调变转换单元、一将外部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侦测单元及一用来控制自身扇叶的转动状态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一集成控制主电路,整合控制该些风扇组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并依据该发热源的实际温度状态主动控制每一扇叶的转动状态,进而达到省电及降温的效果。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单元进一步包含一用来驱动风扇扇叶旋转的马达驱动电路以及一用来控制扇叶转速的马达驱动芯片。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集成控制主电路由一微控制器构成。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节能风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集成控制主电路的设置位置,可单独设置,或设置于主板上,或设置于电源供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雨
申请(专利权)人:晋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