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02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29
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两段以上截污渠⑴,相邻截污渠⑴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⑵,每段截污渠⑴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⑶和沉水植物带⑷。其优点在于:水生植被可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利用上下游水头以及木桩的阻水作用形成交错方向的跌水,借助水车等水力装置,可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运行维护成本低,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农田含氮磷废水的净化设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田污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
技术介绍
农田中施加有大量农药和化肥,在雨季,农田排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若不加以处理,则会造成对水体和地下土壤的污染;现有的农田沟渠只具有排水功能,缺少净水功能,且农田中也不适用城市通用的化学药剂反应治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采用生态植被逐级截流,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本技术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两段以上截污渠1,相邻截污渠I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2,每段截污渠I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所述截污渠I的坡度为0. 3%以上,相邻截污渠I之间渠底高程落差为0. 15-0. 3米。所述跌水装置2为篱笆状柳树桩拦水坝。所述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内植物交错设置,其植株间距为30-50cm。所述跌水装置2上还设置有水力曝气装置5。所述挺水植物带3为香蒲、茭草、水葱、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带。所述沉水植物带4为狐尾藻、苦草、篦齿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带。所述水力曝气装置5为水车。本技术农田生态净化设施的优点是水生植被可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利用上下游水头以及木桩的阻水作用形成交错方向的跌水,借助水车等水力装置,可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运行维护成本低,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农田含氮磷废水的净化设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农田生态净化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截污渠,2为跌水装置,3为挺水植物带,4为沉水植物带,5为水力曝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所示,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两段以上截污渠1,相邻截污渠I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2,每段截污渠I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所述截污渠I的坡度为0. 3%,相邻截污渠I之间渠底高程落差为0. 2米。所述跌水装置2为篱笆状柳树桩拦水坝。所述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内植物交错设置,其植株间距为50cm。所述跌水装置2上还设置有水力曝气装置5。所述挺水植物带3为香蒲植物带。所述沉水植物带4为篦齿眼子菜植物带。所述水力曝气装置5为水车。实施例二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四段截污渠1,相邻截污渠I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2,每段截污渠I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所述截污渠I的坡度为0. 4%,相邻截污渠I之间渠底高程落差为0. 3米。所述跌水装置2为篱笆状柳树桩拦水坝。所述挺水植物带3和沉水植物带4内植物交错设置,其植株间距为30cm。所述跌水装置2上还设置有水力曝气装置5。 所述挺水植物带3为茭草和美人蕉混合植物带。所述沉水植物带4为狐尾藻和苦草混合植物带。所述水力曝气装置5为水车。本技术的原理在于渠道为土渠,水生植物带的茎叶、根系对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水体中的微生物依托植被茎干形成生物膜,对水体具有净化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两段以上截污渠⑴,其特征在于:相邻截污渠⑴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⑵,每段截污渠⑴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⑶和沉水植物带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包括两段以上截污渠⑴,其特征在于相邻截污渠⑴之间设置有跌水装置⑵,每段截污渠⑴上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有挺水植物带⑶和沉水植物带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渠⑴的坡度为0.3%以上,相邻截污渠⑴之间渠底高程落差为0. 15-0. 3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田生态净化设施,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玉红槐文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