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包含有1个支撑框体,以及1个设置于该支撑框体上的橡胶保护层,该支撑框体包含1个承载显示模块的组装架、2个连接该组装架供该枢接结构设置的装设部、1个位于该组装架中以容设该显示模块的组装空间以及1个位于该2个装设部之间的连接空间。该组装架包含有1个分别连通该组装空间以及该连接空间并供讯号线材穿设的穿线通道,该橡胶保护层包含有1个贴合于该组装架表面与该显示模块之间的缓冲部,以及1个填充该穿线通道并包覆该讯号线材使该讯号线材与该组装架形成限位关系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线材不易受损;能够保护显示模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置部件
,尤其是涉及ー种显示模块承载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电子装置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人们利用电子装置高效的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目前电子装置已不仅仅限于在一固定地点使用,便携式的电子产品的问世更大大提升了利用电子产品工作的效率。但是即便如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的电子产品往往仍然具有一定的重量,使用者在携带时十分费力,长时间携带的话甚至会有肌肉不堪负荷或拉伤的风险。因此,为了减轻使用者的负担,轻薄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是必要的设计方向。电子装置的结构,不外乎包括底座、相对于该底座能够进行开合的显示面板、以及枢接该底座与该显示面板的铰链结构。更进ー步说明,常用的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器,包括框体、装设架、液晶显示屏及后盖。其中,该液晶显示屏装设于该框体内,该装设架装设于该液晶显示屏的ー侧边与该框体之间,该框体装设于该后盖上,该装设架设有多个长形固定孔,多个固定元件分别穿过该固定孔将该装设框锁固于框体上。该液晶显示器也可以包括框体、液晶显示屏、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至少I个滑动件及后盖。其中,该第一固定架及第ニ固定架分别锁固在该框体上,该液晶显示屏的ー侧边固定于该第一固定架,该后盖扣合于该框体上,该滑动件系可滑动地装设于该第二固定架上,该液晶显示屏的另ー侧边固定于该滑动件上,锁固元件将该滑动件锁固于该框体上。上述显示面板皆由前盖、后盖、边框、以及液晶显示屏所组装而成。但是,这样的液晶显示屏的固定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且操作繁琐,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因为必须借助前盖与后盖将显示模块固定,故具有一定厚度,无法达成需求的轻薄型设计。本技术人为了 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了ー种框架。该框架包含有组装部,以及设于该组装部下端的底架,该组装部包含有第一衔接部,该底架包含有相对应于该第一衔接部的穿套部、设置于该穿套部内的轴套,以及插设于该轴套上的轴杆。以该组装部作为显示模块及前盖及后盖的框架,并通过层层堆栈的方式,省去了常用的前盖、后盖在固定该显示模块时本应占去的空间。这种结构在线路配置时,仅将线材穿过该轴杆和轴套,同时该穿套部与该显示模块相连接,并无任何可固定线材位置的结构,故该线材容易因电子装置显示荧幕的反覆开合,受到挤压而位移,甚至弯曲,从而容易导致线材受损而减少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它具有框架能够固定线材且使线材不易发生位移或受到挤压而弯曲,从而线材不易受损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其设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包含有I个基座以及2个分别枢接该基座与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且使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相对于该基座翻转的枢接结构,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包含有支撑框体,该支撑框体包含有I个承载显示模块的组装架、2个连接该组装架供该枢接结构设置的装设部、I个位于该组装架中用以容设该显示模块的组装空间以及I个位于该2个装设部之间的连接空间,该组装架包含有I个分别连通该组装空间以及该连接空间并供讯号线材穿设的穿线通道;所述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支撑框体上设有橡胶保护层,该橡胶保护层包含有I个贴合于该组装架表面与该显示模块之间的缓冲部,以及I个填充该穿线通道并包覆该讯号线材使该讯号线材与该组装架形成限位关系的限位部。所述枢接结构包含有I个固定于该基座的固定部,以及I个设置于该装设部并相对于该固定部进行枢转的轴杆部。所述轴杆部轴向设有I个连通该穿线通道的穿孔。所述组装架包含I个支撑该显示模块的边框,以及I个与该装设部连接并与该边框组合而形成组装空间的底框。所述讯号线材包含有I个受该限位部包覆的讯号传输段,以及2个分别设于该讯号传输段两端的连接埠。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线材不易受损。通过上述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中,该讯号线材通过橡胶保护层的限位部固定干支撑框体上,从而该讯号线材不会在该支撑框体相对于该基座开合时,受到拉扯而产生位移。2、能够保护该显示模块。橡胶保护层的缓冲部设置于显示模块与组装架之间,能够吸收显示模块在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相对于该基座闭合时所受到的碰撞力量,从而能够保护该显示模块。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在应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组装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1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在穿线前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2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在穿线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3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在成型该橡胶保护层前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5-4是本技术的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在成型该橡胶保护层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00、电子装置;1、基座;2、枢接结构;21、固定部,22、轴杆部,221、穿孔;3、显示模块承载框架,31、支撑框体,311、组装架,312、装设部,313、组装空间,314、连接空间,315、边框,316、底框,317、穿线通道,317a、凹槽,317b、容设空间,318、凹陷部,319、连接部,32、橡胶保护层,321、缓冲部,322、限位部;4、显示模块;5、讯号线材,51、讯号传输段,52a和52b、连接埠;6、模具,61、公模具,62、母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所示,显示模块承载框架设置于电子装置100中。该电子装置100包含有I个基座I以及2个分别枢接该基座I与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3从而使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3能够相对于该基座I翻转的枢接结构2。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100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该基座I为输入讯号的键盘部,该枢接结构2为连接该基座I与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3的铰链。当然,其他比如掀盖式手机等电子装置100亦为技术应用的范围。见图2、图3及图4所示,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3包含有I个支撑框体31,以及I个设置于该支撑框体31上的橡胶保护层32。该支撑框体31包含有I个承载显示模块4的组装架311、2个连接该组装架311供该枢接结构2设置的装设部312、I个位于该组装架311中用以容设该显示模块4的组装空间313,以及I个位于该2个装设部312之间的连接空间314。其中,该显示模块4为I个背光模块(比如LED侧光式背光模块、CCFL侧光式背光模块或CCFL直下式背光模块)、1个液晶遮罩器(比如,TFT-1XD(Thin 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 > TN(Twisted Nematic)、S-PVA(Super PatternedVertical Alignment)> S-1PS(Super In-Plane Switching)、P-MVA(Premium MultiVertical Alignment) > S-MVA(Super Multi Vertical Alignment)),以及 I 个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其设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包含有1个基座以及2个分别枢接该基座与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且使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相对于该基座翻转的枢接结构,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包含有支撑框体,该支撑框体包含有1个承载显示模块的组装架、2个连接该组装架供该枢接结构设置的装设部、1个位于该组装架中用以容设该显示模块的组装空间以及1个位于该2个装设部之间的连接空间,该组装架包含有1个分别连通该组装空间以及该连接空间并供讯号线材穿设的穿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支撑框体上设有橡胶保护层,该橡胶保护层包含有1个贴合于该组装架表面与该显示模块之间的缓冲部,以及1个填充该穿线通道并包覆该讯号线材使该讯号线材与该组装架形成限位关系的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其设于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包含有I个基座以及2个分别枢接该基座与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且使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相对于该基座翻转的枢接结构,该显示模块承载框架包含有支撑框体,该支撑框体包含有I个承载显示模块的组装架、2个连接该组装架供该枢接结构设置的装设部、I个位于该组装架中用以容设该显示模块的组装空间以及I个位于该2个装设部之间的连接空间,该组装架包含有I个分别连通该组装空间以及该连接空间并供讯号线材穿设的穿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承载框架的支撑框体上设有橡胶保护层,该橡胶保护层包含有I个贴合于该组装架表面与该显示模块之间的缓冲部,以及I个填充该穿线通道并包覆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丁鸿,林文彦,江永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