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68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包括前壳、触摸框、液晶屏、电路板及后壳,前壳设有固定部并且触摸框通过连接固定部而安装于前壳,液晶屏组设于触摸框,电路板设于液晶屏的后背,并且电路板分别与触摸框及液晶屏电连接,前壳及后壳组合覆盖触摸框、液晶屏及电路板,从而组装成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其中,通过于前壳设有供触摸框固定的固定部,使到触摸框快速固定于前壳,并同时便于液晶屏组设于触摸框,从而加快了整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工序的效率。另外,本案所公开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配备有节目外置播放、DVD播放、电子教学、商务展示等功能,适于各行各业的人机互动,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及灵活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液晶电视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视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
技术介绍
触摸液晶电视是一种通过触摸屏来实现控制指令输入的电视机,用户可通过人手、触控笔、点击触摸屏产生触摸屏信号,不同的触摸屏信号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从而达到控制电视机的目的。而一般的触摸屏包括液晶屏及触摸框,其中,触摸框内置有触摸检测部件以使触摸框形成触觉反馈系统。可是,于安装触摸屏时,尤其为外壳覆盖触摸屏的过程,由于触摸屏需要保证其安装精度,往往造成安装人员费时低效,安装不精确,无形中加大了安装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便于安装人员安装触摸屏,而且结构简单,有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包括前壳、触摸框、液晶屏、电路板及后壳,所述前壳设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触摸框通过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液晶屏组设于所述触摸框,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框及所述液晶屏电连接,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组合覆盖所述触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电路板,从而组装成所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为阶梯状的屏压块,所述屏压块包括第一压紧部及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压紧所述触摸框,所述第二压紧部压紧所述液晶屏;优选地,所述触摸框为红外线触摸框或光学触摸框;优选地,所述触摸框为红外线触摸框,并且所述红外线触摸框配置有触控笔,所述红外线触摸框通过所述触控笔或手指而直接调用所述液晶屏显示的各种指令。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还包括内置电源。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壳开设有若干供所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的内部元件散热的散热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于前壳设有供触摸框固定的固定部,使到触摸框快速固定于前壳,并同时便于液晶屏组设于触摸框,从而加快了整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工序的效率。另外,整机所用的金属部件较少,整体结构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减少物料成本,而且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以显示固定部固定触摸框、液晶屏于前壳。图中10、触摸液晶电视结构;20、前壳;30、液晶屏;40、触摸框;50、后壳;51、散热孔; 60、电路板;70、屏压块;71、第一压紧部;72、第二压紧部;8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包括前壳20、触摸框40、液晶屏30、电路板60及后壳50,前壳20设有固定部70并且触摸框40通过连接于固定部70而安装于前壳20,液晶屏30组设于触摸框40,电路板60设于液晶屏30的后背,并且电路板 60分别与触摸框40及液晶屏30电连接,前壳20及后壳50组合覆盖触摸框40、液晶屏30 及电路板60,从而组装成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其中,通过于前壳20设有供触摸框40固定的固定部70,使到触摸框40快速固定于前壳20,并同时便于液晶屏30组设于触摸框40, 从而加快了整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工序的效率。另外,本案所公开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 配备有节目外置播放、DVD播放、电子教学、商务展示等功能,适于各行各业的人机互动,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及灵活性。请参照图3所示,固定部70为阶梯状的屏压块70,屏压块70包括第一压紧部71 及第二压紧部72,第一压紧部71压紧触摸框40,第二压紧部72压紧液晶屏30,借由阶梯状的屏压块70,即其轮廓大致类似于Z字形,不但便于触摸框40的固定,而且还能固定液晶屏 30,使到液晶屏30与触摸屏40组设一起,同时地,屏压块70的阶梯状轮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而且也便于安装人员安装于前壳20。具体地,触摸框40为红外线触摸框或光学触摸框,当然,也可以采用电阻式触摸框或电容式触摸框。较具体地,触摸框40为红外线触摸框 40,并且红外线触摸框40配置有触控笔(图中未标示),红外线触摸框40通过触控笔或手指而直接调用液晶屏30显示的各种指令。采用红外线触摸框40,是由于其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红外线技术是触摸屏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至于采用声学和其它材料学技术的触屏都有其难以逾越的屏障,如单一传感器的 受损、老化,触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坏性使用,维护繁杂等等问题。具体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还包括内置电源80。另外,后壳50开设有若干供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的内部元件散热的散热孔50,其中,该内部元件包括电路板60、电源 80、适配器等元件,而散热孔51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内部元件所产生热量的消散,继而较好地保证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的安装过程作进一步述说。首先,于前壳20上安装有屏压块70,然后将触摸框40固定于屏压块70,具体地, 由屏压块70的第一压紧部71压紧触摸框40,接着,再将液晶屏30组设于触摸框40,并同时由屏压块70的第二压紧部72压紧,再者,分别将电路板60、电源80组设于液晶屏30的后背,并且使电路板60分别与触摸框40、液晶屏30电连接,而电路板60与电源80电连接, 最后,通过将前壳20与后壳50组合一起而覆盖触摸框40、液晶屏30、电路板60及电源80,从而组装成触摸液晶电视结构1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 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触摸框、液晶屏、电路板及后壳,所述前壳设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触摸框通过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液晶屏组设于所述触摸框,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框及所述液晶屏电连接,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组合覆盖所述触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电路板,从而组装成所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触摸框、液晶屏、电路板及后壳,所述前壳设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触摸框通过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装于所述前壳,所述液晶屏组设于所述触摸框,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框及所述液晶屏电连接,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组合覆盖所述触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电路板,从而组装成所述触摸液晶电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液晶电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阶梯状的屏压块,所述屏压块包括第一压紧部及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压紧所述触摸框,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