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25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智能装置,其中,包括ARM主控模块、MP3模块、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分别与ARM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MP3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无线连接、双向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点到任意可信任点的通信,蓝牙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智能装置,特别是基于无线连接、双向通信、室内定位和自主导航的移动智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高效率、多功能、低成本的移动智能装置有着很大的需求。应用于移动智能装置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红外线技术、W1-Fi和UWB超宽带技术、RFID和NFC技术、ZigBee技术以及蓝牙通讯技术。红外线技术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①红外线传输必须在可视的范围内,红外线接口的传输技术才能起作用。在通信的过程中,不能离的太远也不能移动,要对准方向。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如果遇到中间有阻挡物就会通讯中断。②红外线技术只能用于单向传输。利用红外技术只能实现遥控或者说是一方对另一方发送数据而不能产生反馈,不利于实时的控制。③红外线技术应用于室内定位也不能令人满意。直线视距和传输距离近这两大缺点使红外线的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当标识放在口袋或是有墙壁及其他遮挡时就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天线,造价较高。因此,红外线只适合短距离传输,而且容易被荧光灯或者房间内的灯光干扰,在精确定位上有局限性。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RM主控模块、MP3模块、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分别与ARM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MP3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RM主控模块、MP3模块、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所述TTS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文本显示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分别与ARM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与MP3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智能装置还包括室内定位导航模块,所述室内定位导航模块与ARM主控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冀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联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