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发红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23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发红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及制备方法,属于不锈钢焊条领域。主要解决不锈钢焊条发红问题。其特征在于在不锈钢焊丝表面涂一层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降低钢芯的电阻率,减小电阻热的聚积而引起焊条钢芯的温度升高。该发明专利技术焊条具有工艺性能良好,焊缝成型美观,钢芯温度下降300-400℃,适用全位置焊之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及制备方法。奥氏体不锈钢焊条,钢芯电阻大,焊条熔化系数小,熔化时间长,产生的电阻热量多,使焊条的温升高达900℃左右,造成药皮发红、开裂,甚至脱落。药皮失掉其应有的保护作用,引起焊条工艺性能恶化,严重影响焊缝质量。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把相当长的剩余焊条部分丢弃,造成这种贵重焊条的很大浪费。因此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制造时均采用减小焊条长度,使用时减小焊接电流的方法,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专利昭61-206596提出一种药皮为双层结构的19-10型不锈钢焊条,该焊条药皮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药皮为钛型或低氢型,而外层是由碳酸钙等碳酸盐矿物质组成的耐热层,大大提高了焊条的耐热度,焊条在制造时烘干温度提高到500℃。此项专利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双层药皮制造工艺复杂,难以广泛应用。且只耐500℃高温,施焊达900℃时药皮强度大大下降。国内专利92102650.1(申请号)采用低碳钢芯,全药皮过渡合金的方法来解决发红问题。其不足是由于药皮中大量加入合金剂,使焊条药皮系数增大,涂料层增厚。难以进行全位置焊接,焊缝均匀性差,发尘量大,限制了焊条的使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发红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由焊丝1和药皮2组成,特征在于焊丝1是Φ4mm的不锈钢丝在焊丝1表面涂一层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3,药皮成分(重量%)为<1>. TiO↓[2] 42 CaCO↓[3] 7CaF↓[2] 10 MgCO↓[ 3] 4SiO↓[2] 8 Mn-Fe 6Si-Fe 2 Ti-Fe 5Mn 3 Cr 3其余为Fe粉<2>. CaCO↓[3] 39 CaF↓[2] 32MgCO↓[3] 1 TiO↓[2] 4SiO↓[2] 3 Si-Fe 5Ti-Fe 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威帅玉峰温志勇刘志清赵志伟窦润清牟农宗张连弟朱庆国郭勤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六一七厂军事代表室内蒙古包头市第一机械制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