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气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735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连接接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电气接头。由接线端、封装端、紧固端组成,接线端与封装端为一体,接线端设有用于紧固与其相连电缆的接线孔,封装端为一盲孔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壁设有一段用于连接紧固端的螺纹,封装端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多条收缩槽;紧固端为一套筒,外设一螺帽,套筒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封装端内设置有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封装端的圆柱体内设置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增强了封装端内壁与电缆线接触面,使封装端的内壁与电缆线接头接触得更加紧密;同时减少了封装端内电缆线接头与空气的接触面,降低了电缆线接头被氧化的可能性,防止接头发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电气接头
[0001 ] 本技术涉及电缆的连接接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电气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工业各种电器上的接线端子中,使用的产品比较落后,经常使用的一种管式接头,是由铝管和与其连接的铜质连接孔组成,使用时,将导线或电缆插入铝管内,用压线钳压合铝管,进而使导线连接。连接质量的好坏只能凭压合时的手感,铝管压接的有效接触面积不能确定,钳口处压力较大,其余部分悬空,会造成假接假吻或者虚接的现象;或因压口模块的咬合不当,在铜铝接合处表面会生成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铜氧化膜,接头氧化后易产生裂纹或断裂,这些氧化膜的导电性能极差,而且化学性状稳定,长时间附着在导电体表面,会增加接触电阻,接触电阻越大电能损耗越高,在电流稍大的情况下,易造成连接处发热,甚至造成接头熔断,给安全供用电带来极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节能电气接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电气接头,由接线端、封装端、紧固端组成,接线端与封装端为一体,接线端设有用于紧固与其相连电缆的接线孔,封装端为一盲孔圆柱体,用于配装电缆,圆柱体的外壁设有一段用于连接紧固端的螺纹,封装端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多条收缩槽;紧固端为一套筒,外设一螺帽,套筒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内螺纹用于将紧固端套在封装端上,通过旋紧螺帽将插在封装端内的电缆锁紧,所述封装端内设置有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上述节能电气接头中,所述封装端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四条收缩槽。上述节能电气接头中,所述封装端的长度为15 20mm。上述节能电气接头中,所述封装端的长度为20mm。上述节能电气接头中,所述圆柱体外圆设置的螺纹长度为10 15mm。上述节能电气接头中,所述圆柱体外圆设置的螺纹长度为15_。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封装端的圆柱体内设置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改变封装端和螺纹长度,将电 缆线头部装入封闭端中的环形弹簧片后,由于电缆线头的四周包裹有环形弹簧片,增强了封装端内壁与电缆线接触面,使封装端的内壁与电缆线接头接触得更加紧密;同时减少了封装端内电缆线接头与空气的接触面,降低了电缆线接头被氧化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接触电阻,防止接头发热,使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环形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接线端,2-封装端,3-紧固端,4-接线孔,5-螺纹,6_收缩槽,7_螺帽,8-内螺纹,9-环形弹簧片,10-压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节能电气接头,由接线端1、长度为20mm的封装端2、紧固端3组成,接线端I与封装端2为一体,接线端I设有接线孔4,用于紧固与其相连接的电缆;封装端2为一盲孔圆柱体,用于配装电缆,圆柱体的外圆设有一段长度为15_的螺纹 5,用于连接紧固端3,封装端2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四条收缩槽6 ;紧固端3为一套筒,其端部为螺帽7,套筒内有一段内螺纹8,内螺纹8用于将紧固端3套在封装端2上,通过旋紧螺帽7将插在封装端2内的电缆锁紧,所述封装端2内设置有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 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将电缆线头部装入封闭端2中的环形弹簧片9后,旋紧紧固端3,紧固端3的推进使封闭端2上的外表面径向收缩,由于电缆线头的四周包裹有环形弹簧片9,封闭端2上的外表面径向收缩时,会同时压缩环形弹簧片9上的压条10向 内收缩,使压条10与电缆接触得更紧密,避免了封闭端2的外表面径向收缩时,圆柱体靠接线端一侧的外表面受紧固端3的旋紧压缩力过小,导致径向收缩幅度不够,而使电缆端头部分悬空的情况。同时电缆线头受环形弹簧片9的包裹,减少了封装端2内电缆线接头与空气的接触面,降低了电缆线接头被氧化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接触电阻,防止设备发热,使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封装端2的长度和圆柱体外圆设置的螺纹5长度较一般的电气接头长, 旋转紧固端3时,使其能够更加靠近到封装端的端部(即靠近接线端一侧),以保证封闭端2 的外表面径向收缩幅度更均匀,使封装端的内壁与电缆线接头接触得更加紧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电气接头,由接线端、封装端、紧固端组成,接线端与封装端为一体,接线端设有用于紧固与其相连电缆的接线孔,其特征在于:封装端为一盲孔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壁设有一段用于连接紧固端的螺纹,封装端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多条收缩槽;紧固端为一套筒,外设一螺帽,套筒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封装端内设置有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气接头,由接线端、封装端、紧固端组成,接线端与封装端为一体,接线端设有用于紧固与其相连电缆的接线孔,其特征在于封装端为一盲孔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壁设有一段用于连接紧固端的螺纹,封装端孔壁四周沿轴向设有多条收缩槽;紧固端为一套筒,外设一螺帽,套筒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所述封装端内设置有用于挤紧电缆的环形弹簧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清朱传平朱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