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61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包括一可拆合的壳体、至少一集成储能体、一主控板、一开关、一接地端口、一干接点、复数个信号扩展端子以及复数个能量供给端子;集成储能体和主控板均设于壳体内,集成储能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储能体、至少一对第二储能体以及一用于固定第一储能体和一对第二储能体的固定装置;开关、接地端口、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均设于壳体的正面,集成储能体、开关、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与主控板连接,接地端口连接主控板上的接地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箱体组合式封装结构,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集成储能体中储能体的数量,并可实现管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可拆卸,结构简单美观,且散热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装配的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
技术介绍
通信技术的发展给通信行业的三网合一和内容服务一体化带来了新机遇,消费者对网络“无处不在”的渴求,使得通信设备需要不间断动力平台电源,以提升网络的高可用性,让网络永远在线。动力平台电源主要涵括通信电源系统、蓄电池系统和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等。动力平台各个系统要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各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扩容性、可维护性将决定动力平台的可用性,因此可以说,无论是从用户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从我国推进三网融合的大技术背景来说,都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接入动力平台的蓄电池。目前,现有蓄电池大多是单个储能体单体直接堆叠或用捆绑式固定方案,排列粗放,能量供给方式单一,能量管理功能较弱,不仅外形不美观,而且笨重,制造成本高,安全系数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该蓄电池采用箱体组合式封装结构,能量供给方式丰富并能实现管理,壳体可拆卸,结构简单美观,易于散热,兼具功能扩展和独立性特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包括一可拆合的壳体、至少一集成储能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拆合的壳体、至少一集成储能体、一主控板、一开关、一接地端口、一干接点、复数个信号扩展端子以及复数个能量供给端子;所述集成储能体和主控板均设于壳体内,所述集成储能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储能体、至少一对第二储能体以及一用于固定第一储能体和一对第二储能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开关、接地端口、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均设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集成储能体、开关、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与主控板连接,所述接地端口连接所述主控板上的接地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拆合的壳体、至少一集成储能体、一主控板、一开关、一接地端口、一干接点、复数个信号扩展端子以及复数个能量供给端子;所述集成储能体和主控板均设于壳体内,所述集成储能体包括至少一第一储能体、至少一对第二储能体以及一用于固定第一储能体和一对第二储能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开关、接地端口、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均设于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集成储能体、开关、干接点、信号扩展端子、能量供给端子与主控板连接,所述接地端口连接所述主控板上的接地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正面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主控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固定第一储能体和一对第二储能体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上盖、至少一中盖以及一下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一对第二储能体的第一卡槽,所述中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卡槽、第三卡槽,所述一对第二储能体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所述下盖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储能体位于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之间;所述中盖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的两端均设有衔接部,所述衔接部通过紧固件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贵江吴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