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及有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53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电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硅片,所述硅片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每条背面电极之间的间距d1为62.5mm,每条背面电极由多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结构,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连续的条状的电极分成多个独立的分段电极,降低了生产过程中银浆的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低,满足了组件的焊接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及有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电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及有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储存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片封装而成,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电极主要呈连续的条状,比较浪费用于形成背面电极的印刷辅料银浆,成本高电池转换效率低, 还不便于组件自动焊接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银浆消耗大、成本高、电池转换效率低、不便自动焊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及有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包括硅片,所述硅片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每条背面电极之间的间距dl为 62. 5_,每条背面电极由多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组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每条背面电极由6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组成。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每个分段电极的整体长度为5 12mm,宽度为2 4_。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6段分段电极呈三对在同一直线上分布,其中中间一对的分段电极有两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两边两对分段电极分别由一个短分段电极和一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且长分段电极靠近硅片外侧,长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9 12_, 宽度为2 4mm,短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5 Ilmm,宽度为2 4mm。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每个分段电极的边缘均匀分布有向外延生的触角。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触角的长度为O. 25 O. 5mm,宽度为O. 25 O. 5mm,每个触角之间的间距d2为O. 25 O. 5mm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硅片为长度和宽度均为125mm的单晶硅片。一种设有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连续的条状的电极分成多个独立的分段电极,降低了生产过程中银浆的消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低,满足了组件的焊接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分段电极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硅片,2、背面电极,2-1、分段电极,2-1-1、触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1,以125*125 (单位mm)的单晶硅片I为例, 所述硅片I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2,两条背面电极2之间的间距dl为62. 5mm, 每条背面电极2由6段独立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组成,即三对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且每对的两个分段电极2-1也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中间一对的分段电极有两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两边两对分段电极分别由一个短分段电极和一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且长分段电极靠近硅片I外侧,长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9 12mm,宽度为2 4mm,短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5 Ilmm,宽度为2 4_。每个长分段电极2-1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9mm,宽度为3mm,每个短分段电极2-1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7mm,宽度为3mm,每个分段电极2-1的边缘均匀分布有向外延生的触角2-1-1,触角2-1-1的长度为O. 5mm,宽度为O. 25mm,每个触角2_1_1之间的间距d2为O. 5mm。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设有本实施例1中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结构。是本技术实施例2,以125*125 (单位mm)的单晶硅片I为例,所述硅片I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2,两条背面电极2之间的间距dl为62. 5mm,每条背面电极2由6段独立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_1组成,即三对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且每对的两个分段电极2-1也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中间一对的分段电极有两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两边两对分段电极分别由一个短分段电极和一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且长分段电极靠近硅片I外侧,长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9 12mm,宽度为2 4mm,短分段电极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5 Ilmm,宽度为2 4mm。每个长分段电极2-1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11mm,宽度为3mm,每个短分段电极2-1的整体(包含小触角)长度为10mm,宽度为3mm,每个分段电极2-1的边缘均匀分布有向外延生的触角2-1-1,触角2-1-1的长度为O. 3mm,宽度为O. 4mm,每个触角2_1_1之间的间距d2为O. 4mm。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设有本实施例2中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结构。以上述依据本 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包括硅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2),每条背面电极(2)之间的间距d1为62.5mm,每条背面电极(2)由多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包括硅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I)的背面设有两条平行的背面电极(2),每条背面电极(2)之间的间距dl为62. 5mm,每条背面电极(2)由多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条背面电极(2)由6段在同一直线上的分段电极(2-1)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分段电极(2-1)的整体长度为5 12mm,宽度为2 4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段分段电极(2-1)呈三对在同一直线上分布,其中中间一对的分段电极(2-1)有两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两边两对分段电极(2-1)分别由一个短分段电极和一个长分段电极组成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胡琴张飞蔡希松季九江李望兵张慧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