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887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19
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涉及一种空调设备。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水的流速和改变水的方向,以降低流入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内液体的冲击,同时也能使水以最快的速度均匀遍布整个容器的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设有导流底座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与导流底座固接,固定杆的上端与水管连接。所述导流底座可呈锥形状。固定杆可设至少2根对称分布的固定杆。所述导流底座上可设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所述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由于设有锥形状的导流底座,或在导流底座上设有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因此可用于降低水的流速和改变水的方向,以降低流入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内液体的冲击,同时也能使水以最快的速度均匀遍布整个容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尤其是涉及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大型建筑物内温度调节系统,其耗能支出已经占据建筑物内设备耗能支出的前列。如何优化空调系统,节省电费的支出已经成为现在空调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电网电价分时计费的政策,可以利用水蓄冷系统对空调系统的耗电进行移峰填谷处理,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电费的支出。水蓄冷系统的移峰填谷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水蓄冷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技术需要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降低水的流速和改变水的方向,以降低流入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内液体的冲击,同时也能使水以最快的速度均匀遍布整个容器的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本技术设有导流底座3和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下端与导流底座3固接,固定杆2的上端与水管I连接。所述导流底座3可呈锥形状。所述固定杆可设至少2根对称分布的固定杆。所述导流底座3上可设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所述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由于设有锥形状的导流底座,或在导流底座上设有至少3片弧形分流片,因此可用于降低水的流速和改变水的方向,以降低流入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内液体的冲击,同时也能使水以最快的速度均匀遍布整个容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流器底座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流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f 3,本技术实施例设有导流底座3和4根固定杆2,所述导流底座3上设有8片弧形分流片4,8片弧形分流片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4根固定杆2对称分布,4根固定杆2的下端与导流底座3固接,4根固定杆2的上端与水管I连接。4根固定杆2与导流器的固定点分别位于导流底座3的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如图1上的A、B、C、D四点所示)。导流底座3与水管I的截面相平行,其上表面为曲面椎体,曲面椎体的顶点位于水管I截面的中心线上,曲面椎体上均匀固定8片分流片4,8片分流片4均匀地分布在曲面椎体上,8片分流片4的形状如图3所示。8片分流片4的顶部41固定在导流底座3的顶点上,8片分流片4的弧形部42固定在导流底座3的曲面椎体上。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水从水管中流出后,首先水会先碰到导流底座的顶点位置,然后被分流片分流,水被分流后变成以360度散射到四周。流出水管的水由原来与水管平行的方向,经过导流器分流后,变成与水管垂直,并且成360度角散射出去。经过导流器的水流速更低,并且水的分布更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导流底座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与导流底座固接,固定杆的上端与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导流底座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与导流底座固接,固定杆的上端与水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底座呈锥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水蓄冷系统水管出水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圳杰张丰黄超汪晓春朱国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