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825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装置由主干线管道、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浓度计、阀门、竖直旁路管道、废浆池、旁通管道,竖直环形旁路管、减压孔板组成,可以控制管道浆体的流速,消除一定流速下高落差管道的多余位能,降低对管壁的磨蚀,节省成本和防止加速流发生。消能系统结构简单,对在长距离管道物流运输中,尤其在管线翻越山峰,自然落差较大时,其消能速度快、系统安全稳定、减压效果明显、不消耗汽油和柴油,无环境污染,物流运输成本低,节能节地。利用管道输送煤炭,不仅将彻底打破长期制约能源企业煤炭运输“瓶颈”。该系统是复杂地形管道运输重要组成部分,可广泛用于长距离管道物流运输行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落差输浆管道末端消能装置,具体涉及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冶金、石化、石油、化肥、煤炭等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能源的价格提升,存在火车、汽车、轮船运输成本已越来越高,运输速度缓慢等缺陷。在长距离管道输送中,存在管线翻越山峰等复杂地形,自然落差较大,管道除克服满管流的阻力外还会有剩余的位能,管道内流体就会自动加速,形成加速流。在浆体管道中,现有高落差输煤管道无法通过管道本身对煤浆进行消能,由于两相流的水力坡降受浓度的影响,在管道运行浆推水或水推浆等工况时更容易产生加速流。而加速流会引起管壁磨蚀加快、气蚀、震动等危及管道的安全运行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在长距离管道物流运输中,在管线翻越山峰等自然落差较大的复杂地形时,其消能速度快、消能工艺装置运行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长距离输煤管道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由主干线管道、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浓度计、阀门、竖直旁路管道、废浆池、旁通管道和减压孔板组成,本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干线管道上依次分别与一压力变送器、爆破片检修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浓度计、流量计、另一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爆破片检修阀门另一端与爆破片一端连接;爆破片另一端与管道连接,管道与废浆池连接;其中第二阀门两端与第一竖直旁路管道连接,第三阀门两端与第二竖直旁路管道连接,第四阀门两端与第三竖直旁路管道连接,第五阀门两端与第四竖直旁路管道连接;所述主干线管道上分别与一旁通管道、另一旁通管道连接,所述一旁通管道两端通过第九阀门、第十阀门与主干管(18)连接;所述另一旁通管道两端通过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与主干管(18)连接。所述竖直旁路管道为环拱形旁路管道。所述每个环拱形旁路管道上安装至少2个减压孔板,且4个环拱形旁路安装的减压孔板可根据不同运行工况需要,随时串入或退出主干线管道。所述的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竖直旁路管道通过法兰与主干线管道连接。所述旁通管道出入口通过三通管及法兰与主干线管道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在长距离管道物流运输中,尤其在管线翻越山峰,自然落差较大时,其消能速度快、消能性能稳定,不消耗汽油和柴油,无环境污 染,物流运输成本低,节能节地、环保,广泛用于长距离管道运输行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消能系统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一种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由主干线管道、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浓度计、阀门、竖直旁路管道、废浆池、旁通管道和孔板组成,所述主干线管道18上依次分别与一压力变送器17、爆破片检修阀门13、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八阀门8、1个浓度计14、流量计15、另一压力变送器16连接;所述爆破片检修阀门13另一端与爆破片26 —端连接;爆破片26另一端与管道25连接,管道25与废浆池27连接;其中第二阀门2两端与第一竖直旁路管道21连接,第三阀门3两端与第二竖直旁路管道22连接,第四阀门4两端与第三竖直旁路管道23连接,第五阀门5两端与第四竖直旁路管道24连接;所述主干线管道18上分别与一旁通管道19、另一旁通管道20连接,所述一旁通管道19两端通过第九阀门9、第十阀门10与主干管18连接;所述另一旁通管道20两端通过第十一阀门11、第十二 12与主干管18连接。所述竖直旁路管道为环拱形旁路管道。所述每个环拱形旁路管道上安装至少2个减压孔板,且4个环拱形旁路安装的孔板可根据不同运行工况需要,随时串入或退出主干线管道。所述的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竖直旁路管道、截断阀门通过法兰与主干线管道连接。所述旁通管道出入口通过三通管及法兰与主干线管道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连接了四个竖直环拱形旁路,安装了 8个用于调节流量的减压孔板,因而可以控制浆体管道的流速,从而消除了高落差管道剩余的位能,避免加速流和空化气蚀现象对管壁的磨蚀,从而节省了管材成本和防止了加速流的发生。如果消能系统装置减压孔板发生故障,此时无须全线停运检修,可关闭阀门I和阀门6,同时开启阀门9和阀门10,让主干线管道22中的浆体通过旁通管道19继续往终端输送,待故障排除后,再打开阀门I和阀门6,同时关闭阀门9和阀门10,让主干线管道18重新投入使用。其中四个竖直环拱形旁路管道是根据主干管中煤浆流量的大小,可通过四个阀门的启闭,将安装的减压孔板自由串入或退出主干管。设计运量下正常运行时,只需开启关闭阀门2,开启阀门3、4、5,当低运量下主干管流量较小时则需关闭阀门2、3、4、5将竖直旁路安装的所有减压孔板串入主干管。旁路管道20安装了平行串联的若干减压孔板,其作用是在管道全线正常启动或停止时,打开阀门11、12,关闭阀门7、8,让煤浆从主干管转为旁路管20输送。当正常启动完成,打开阀门7、8,关闭阀门11、12,让煤浆重回主干管。当正常停机完成时关闭阀门1、1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装置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该装置由主干线管道、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浓度计、阀门、竖直旁路管道、废浆池、旁通管道和减压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线管道(18)上依次分别与一压力变送器(17)、爆破片检修阀门(13)、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八阀门(8)、1个浓度计(14)、流量计(15)、另一压力变送器(16)连接;所述爆破片检修阀门(13)另一端与爆破片(26)一端连接;爆破片(26)另一端与管道(25)连接,管道(25)与废浆池(27)连接;其中第二阀门(2)两端与第一竖直旁路管道(21)连接,第三阀门(3)两端与第二竖直旁路管道(22)连接,第四阀门(4)两端与第三竖直旁路管道(23)连接,第五阀门(5)两端与第四竖直旁路管道(24)连接;所述主干线管道(18)上分别与一旁通管道(19)、另一旁通管道(20)连接,所述旁通管道(19)两端通过第九阀门(9)、第十阀门(10)与主干管(18)连接;所述另一旁通管道(20)两端通过第十一阀门(11)、第十二(12)与主干管(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管道输煤高落差消能系统装置,该装置由主干线管道、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浓度计、阀门、竖直旁路管道、废浆池、旁通管道和减压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线管道(18)上依次分别与一压力变送器(17)、爆破片检修阀门(13)、第一阀门(I)、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3)、第四阀门(4)、第五阀门(5)、第六阀门(6)、第七阀门(7)、第八阀门(8)、1个浓度计(14)、流量计(15)、另一压力变送器(16)连接;所述爆破片检修阀门(13)另一端与爆破片(26 ) 一端连接;爆破片(26 )另一端与管道(25 )连接,管道(25 )与废浆池(27)连接;其中第二阀门(2)两端与第一竖直旁路管道(21)连接,第三阀门(3)两端与第二竖直旁路管道(22)连接,第四阀门(4)两端与第三竖直旁路管道(23)连接,第五阀门(5)两端与第四竖直旁路管道(24)连接;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林李书兴周秀隆涂昌德陈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