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78052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它包括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管体,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其中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为介质流动外腔,内管的内部空间为介质流动内腔;内管内表面上分布多道导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制冷系统对发动机工作功率的挤占,节省燃油、降低废气排放、节约能源,能减少系统制冷管路在发动机舱内所占的空间,增加汽车厂家在车辆设计过程中的给其他主要部件预留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空调行业正面临新的技术革新。众所周知汽车空调是以采用发动机的动力为代价来完成调节车厢内空气环境的。而汽车的工作环境因在野外,直接受阳光、霜雪、风雨等的影响,环境变化剧烈。要使汽车空调在如此环境中高效的运行,就要求其制冷量特别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工作负荷,使油耗等系数大大提高。一般制冷管路无法做到充分利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制冷量,所以需要对汽车空调热交换管路结构进行改进,从而降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油耗,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管体,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其中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为介质流动外腔,内管的内部空间为介质流动内腔;内管内表面上分布多道导热槽。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内管外表面设有多道用来支撑及保证介质流动外腔空间的骨架棱。所述骨架棱呈轴向的直线状。所述导热槽呈轴向的直线状。外管内表面为圆弧光洁面。在所述同轴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气体接管连接的轴向口和与液体接管连接的径向口,所述介质流动内腔和气体接管、所述介质流动外腔和液体接管均通过套筒接通,所述气体接管一端和所述轴向口连接另一端和气管接头连接,所述液体接管一端和所述径向口连接另一端和液管接头连接。本技术在制冷系统工作过程中,高温制冷剂在介质流动内腔中流动,低温制冷剂在介质流动外腔中流动,高低温不同的制冷剂在同轴管内流动中,高温制冷剂通过内管中的导热槽壁与介质流动外腔内流动的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从而降低高压管中的制冷剂温度,使进入节流机构的制冷剂温度降低,减少节流机构对系统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使制冷剂进入换热器的温度更加稳定,提高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制冷效率,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环境及车速的改变而引起的工况及风冷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量的变化给驾乘人员带来的不适感。应用本技术能减少制冷系统对发动机工作功率的挤占,节省燃油、降低废气排放、节约能源,能减少系统制冷管路在发动机舱内所占的空间,增加汽车厂家在车辆设计过程中的给其他主要部件预留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内管和外管组合后的横向剖视放大图。图4为内管的横向剖视放大图。图5为外管的横向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由内管I和外管2组成的管体,内管I位于外管2内部,其中内管I与外管2之间的空间为介质流动外腔23,内管I的内部空间为介质流动内腔13 ;内管I内表面上分布多道导热槽12。所述导热槽呈轴向的直线状。在内管I外表面均匀设有多道用来支撑及保证介质流动外腔23空间的骨架棱11。所述骨架棱呈轴向的直线状,此设计有利于保证介质流动外腔的空间,提高制冷剂在介质流动外腔流动过程中的流量均匀性及稳定性,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制冷效率的稳定,并同时增加了换热面积。外管2内表面为圆弧光洁面21。在所述同轴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套筒3,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气体接管4、8连接的轴向口 32和与液体接管7、5连接的径向口 31,所述介质流动内腔13和气体接管4、8通过套筒3接通,所述介质流动外腔23和液体接管7、5通过套筒3接通,所述气体接管4、8 —端和所述轴向口 32连接另一端和气管接头91连接,所述液体接管7、5 —端和所述径向口 31连接另一端和液管接头9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管(1)和外管(2)组成的管体,内管(1)位于外管(2)内部,其中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空间为介质流动外腔(23),内管(1)的内部空间为介质流动内腔(13);内管(1)内表面上分布多道导热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管(I)和外管(2)组成的管体,内管(I)位于外管(2)内部,其中内管(I)与外管(2)之间的空间为介质流动外腔(23),内管(I)的内部空间为介质流动内腔(13);内管(I)内表面上分布多道导热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其特征在于在内管(I)外表面设有多道用来支撑及保证介质流动外腔(23)空间的骨架棱(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同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棱呈轴向的直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灿王利烽陆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星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