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688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32
一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包括上铰链、下铰链和销轴,所述上铰链、下铰链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下铰链的销轴孔设为通孔,并且在销轴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销轴孔中带有内螺纹的部分安装有调节螺钉,在所述调节螺钉与销轴之间设有一个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略小于销轴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钢球和调节螺钉,钢球可以降低销轴与铰链配合的摩擦力,调节螺钉可以很好的调节配合间隙以及便于铰链的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入一定直径的钢球,使得原来的面与面的接触变成了点与点的接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配合质量;使用调节螺钉实现间隙T的调节;降低外观磨损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ー种ATM机上的气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铰链配合是由上下铰链加上销轴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一种情况下铰链在转动时是销轴两端与铰链内孔两顶端相接触,是面与面的接触,这种配合的缺点是无法调整间隙和摩擦系数较大,使得门或其他对应的配合体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カ变大,转动会显得僵硬;另外此种配合情况下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成本就提高了 ;如果门或其他对应的配合体质量较大时就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驱动其转动,长时间的摩擦会影响销轴的使用寿命,降低配合质量,还会破坏铰链外部的喷塑涂层,影响外观。如图2所示,另ー种情况是销轴的一端与铰链配合,另一端存在间隙,同样存在无法调整间隙的问题。两者在进行铰链拆卸时都比较麻烦,因为底部的拆卸孔直径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ー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包括上铰链、下铰链和销轴,所述上铰链、下铰链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下铰链的销轴孔设为通孔,并且在销轴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销轴孔中带有内螺纹的部分安装有调节螺钉,在所述调节螺钉与销轴之间设有ー个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略小于销轴孔的直径。本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増加了钢球和调节螺钉,钢球可以降低销轴与铰链配合的摩擦力,调节螺钉可以很好的调节配合间隙以及便于铰链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入一定直径的钢球,使得原来的面与面的接触变成了点与点的接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配合质量;使用调节螺钉实现间隙T的调节;降低外观磨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铰链配合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铰链配合结构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ー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的结构图。图中1、上铰链;2、销轴;3、钢球;4、调节螺钉;5、下铰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包括上铰链1、下铰链5和销轴2,所述上铰链1、下铰链5之间通过销轴2连接,所述下铰链5的销轴孔设为通孔,并且在销轴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销轴孔中带有内螺纹的部分安装有调节螺钉4,在所述调节螺钉4与销轴2之间设有一个钢球3。所述钢球3的直径略小于销轴孔的直径。本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钢球和调节螺钉,钢球可以降低销轴与铰链配合的摩擦力,调节螺钉可以很好的调节配合间隙以及便于铰链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入一定直径的钢球,使得原来的面与面的接触变成了点与点的接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配合质量;使用调节螺钉实现间隙T的调节;降低外观磨损的可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包括上铰链、下铰链和销轴,所述上铰链、下铰链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的销轴孔设为通孔,并且在销轴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销轴孔中带有内螺纹的部分安装有调节螺钉,在所述调节螺钉与销轴之间设有一个钢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铰链配合结构,包括上铰链、下铰链和销轴,所述上铰链、下铰链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的销轴孔设为通孔,并且在销轴孔的内侧设有内螺纹,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永创电控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