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623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钢围堰,所述的钢围堰底部设有顶住钢围堰、并带动钢围堰下沉的由控制器控制的千斤顶。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控制器同步控制系统,及时监测各个的千斤顶受力大小,出现受力不均匀时,及时通过调整千斤顶油缸,调整千斤顶受力大小,以平衡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的受力,及时有效的防止钢围堰出现偏位。直至下沉至指定深度;2、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下沉过程中容易发生偏位的水文条件恶劣的水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钢围堰沉放采用千斤顶同步沉放,当钢围堰沉放着床或入泥后,千斤顶松顶。即千斤顶不是钢围堰整个下放过程全过程持力。当钢围堰入泥稳定且千斤顶松顶后,钢围堰灌注混凝土,增加自重,此时钢围堰依靠自身重力、混凝土配重和吸泥等辅助下沉方法下沉,直至下沉至指定深度。钢围堰下沉着床或入泥后,千斤顶松顶,钢围堰自然下沉。此时,钢围堰主要受钢围堰重力、水的浮力、泥土的摩阻力等作用。如遇到钢围堰偏位等意外情况时,钢围堰无法再次提升和纠正偏位。所以,钢围堰一旦发生偏位,只能采用其他办法进行纠偏,难度大、耗时久、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钢围堰下沉偏位的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钢围堰,所述的钢围堰底部设有顶住钢围堰、并带动钢围堰下沉的由控制器控制的千斤顶。所述的千斤顶为多个,千斤顶与钢围堰的连接处设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千斤顶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系统全过程持力,入泥稳定后不松顶,直至下沉到指定位置;2、通过控制器同步控制系统,及时监测各个的千斤顶受力大小,出现受力不均匀时,及时通过调整千斤顶油缸,调整千斤顶受力大小,以平衡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的受力,及时有效的防止钢围堰出现偏位。直至下沉至指定深度;3、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下沉过程中容易发生偏位的水文条件恶劣的水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千斤顶的逻辑结构框图;在图广图2中,1、钢护筒;2、钢围堰;3、控制器;4、千斤顶;5、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f图2所示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1、钢围堰2,钢围堰2底部设有顶住钢围堰2、并带动钢围堰2下沉的由控制器3控制的千斤顶4。千斤顶4为多个,千斤顶4与钢围堰2的连接处设有传感器5。传感器5为应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千斤顶4下放过程的受力大小。传感器5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千斤顶4连接。控制器3可采用PLC控制器或者计算机。千斤顶通过控制器同步控制系统,及时监测各个的千斤顶受力大小,出现受力不均匀时,及时通过调整千斤顶油缸,调整千斤顶受力大小,以平衡钢围堰下放过程中的受力,及时有效的防止钢围堰出现偏位。直至下沉至指定深度,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下沉过程中容易发生偏位的水文条件恶劣的水域。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1)、钢围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围堰(2)底部设有顶住钢围堰(2)、并带动钢围堰(2)下沉的由控制器(3)控制的千斤顶(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包括钢护筒(I)、钢围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围堰(2)底部设有顶住钢围堰(2)、并带动钢围堰(2)下沉的由控制器(3)控制的千斤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衡何承海彭琳琳方顶吴天寿陈宏宝王力孙士辉万金发张生军许建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