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绞线连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绞线与端头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预应力管桩,因使用的是脆性大的预应力钢筋,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管桩要在高压釜内压蒸养护8小时,管桩混凝土经高压脆性也变大了。管桩整体的脆性问题难以避免,施工的地基基础的管桩水平承载力因受到特殊地质的因素影响,桩身易弯曲。为了改善管桩的脆性问题,设计了免压蒸的工艺措施,但烂桩率较高,总体成本高。延长钢棒在出炉时的恒温时间,温度的费用和生产周期都因人而异,不易控制。对脆性大的钢筋采取掺入微量元素,如镍、铬等,能达到改善钢棒的脆性问题,但冶炼工艺的改造成本也增大。为了解决管桩的桩身脆性问题,通过对管桩混凝土内掺3%以体积计的钢纤维、玄武岩纤维,配制非预应力钢筋,使预应力钢棒在受力情况下脆断时由非预应力钢筋补上,也能够达到增强管桩桩身的延性问题。而钢绞线的延性比非预应力筋的延性更好,但无法将绕在钢筋笼两端的端头板内侧的钢绞线首尾连接,一不能施焊,且每股钢绞线最多只能是三根扭成。根数多了在管桩混凝土里容易形成空鼓,管桩混凝土对钢绞线的握裹力差,混凝土不密实,不宜采用。钢绞线不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绞线与端头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头部的端头板(1)的外侧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镶嵌有锥形螺母(4),锥形螺母(4)内部呈锥形,锥形螺母(4)内设有锥形套筒(2),锥形套筒(2)的外表面螺纹与锥形螺母(4)的内表面螺纹相啮合,锥形套筒(2)的中间设有卡齿通道(11),钢绞线(3)一端穿过卡齿通道(11),钢绞线(3)的另一端固定有铜棒丝杠(8),铜棒丝杠(8)的头部设有紧缩装置,紧缩装置外侧设有第二锥形螺母(7),且紧缩装置的外螺纹与第二锥形螺母(7)的内螺纹相啮合,尾部的端头板(1)对应于铜棒丝杠(8)的位置上设孔,铜棒丝杠(8)穿过端头板(1)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绞线与端头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头部的端头板(I)的外侧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镶嵌有锥形螺母(4),锥形螺母(4)内部呈锥形,锥形螺母(4)内设有锥形套筒(2),锥形套筒(2)的外表面螺纹与锥形螺母(4)的内表面螺纹相啮合,锥形套筒(2)的中间设有卡齿通道(11),钢绞线(3) —端穿过卡齿通道(11),钢绞线(3)的另一端固定有铜棒丝杠(8),铜棒丝杠(8)的头部设有紧缩装置,紧缩装置外侧设有第二锥形螺母(7),且紧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丰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