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97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电动滚筒安装在机头架的前端,机头架的后端与中间架的前端间由第一连接板相连,中间架的后端与机尾架的前端间由第二连接板相连,机尾轮装配在机尾架的后端内框中,在机头架、中间架和机尾架的框体上端及下端分别安装有数量大于1的上托辊及下托辊,行走在上托辊及下托辊上的胶带绕在电动滚筒和机尾轮上。于机尾架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为2的机尾行走装置,机尾行走装置的行走轮与轨道接触。在机头架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大于1的液压支柱,液压支柱的下端与地面相接触。这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结构先进,运行可靠,转载能力大,既可与耙斗装岩机配套转载,还能与装载机、铲动机及掘进机配套转载,有推广和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山平巷中将耙斗装岩机上的物料转载到矿车上以便运到地面的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属于矿山设备。技术背景 目前在矿山工程平巷掘进开拓中,(普通)矿车是一种十分有效并得以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但如何将在矿山巷道工程中的物料(如有用矿石或渣石等)转载到矿车中必须用转载机(或转载带式输送机)。在本技术之前,有技术专利ZL200920064252. 5 “一种多功能带式输送机”,它具有横向移置、回转、变幅(升降)和伸缩等功能,特别适用于地面短距离物料输送中优化物料堆积面积的场合,又如ZL200910044169.6 “架空钢索越野带式输送机”适用于长距离及地形复杂场合的物料输送……,至于矿山巷道中短距离多变的地貌情况下物料的转载所用的带式输送机还没太多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矿山地下工程劳动生产率、简单方便地将地下巷道中的渣石转运出去的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包括电动滚筒、机头架、上托辊和下托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胶带、中间架、机尾架、机尾轮、机尾架行走装置、轨道以及液压支柱,它的电动滚筒安装在机头架的前端,机头架的后端与中间架的前端之间由第一连接板相连,中间架的后端与机尾架的前端之间由第二连接板相连,机尾轮装配在机尾架的后端内框中;在机头架、中间架和机尾架的框体上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上托辊,在机头架、中间架和机尾架的框架下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下托辊,行走在上托辊和下托辊上的胶带绕在电动滚筒和机尾轮上;于机尾架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为2的机尾行走装置,机尾行走装置的行走轮与轨道接触;在机头架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液压支柱,液压支柱的下端同地面接触。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①结构先进,运行可靠,转载能力大,为扩大矿车使用范围创造了条件。这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不仅能与耙斗装岩机配套转载,还可与其它高效装载机、各类铲动机、全断面或部分断面掘进机配套进行转载,组成高效率平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②操作安全、维修量小,作业率高,为矿山平巷掘进机械化增加新型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的侧向外部示意图,亦为本技术的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包括电动滚筒1、机头架2、上托辊3、第一连接板4、胶带5、中间架6、下托辊7、第二连接板8、机尾架9、机尾轮10、机尾架行走装置11、轨道12和液压支柱14,其中所述的机头架2、中间架6和机尾架9为用金属型材制作的框架式结构的架体,上托辊3和下托辊7可以采用ZL02224286. 4 “紧凑式组合托辊”、ZL200420068798. 5 “可注油托辊”或者采用ZL200520049715. 2 “输送皮带全自动纠偏装置”及ZL200520050521. 4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的托辊(组),亦可根据现场需求另行设计。行走在轨道12上的其数量大于等于I的矿车13为已有技术,而胶带5为市场可买产品。电动滚筒I安装在机头架2的前端,机头架2的后端与中间架6前端之间由第一连接板4相连,中间架6的后端与机尾架9的前端之间由第二连接板8相连,其中中间架6可为一节或多节,各节之间可用连接板相连。在机头架2、中间架6和机尾架9的框架上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上托辊3,而在机头架2、中间架6和机尾架9的框架下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下托辊7,机尾轮10装配在机尾架9的后端内框中,行走在上托辊3和下托辊7上的胶带5绕在电动滚筒I和机尾轮10上。于机尾架9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为2的机尾行走装置11,机尾行走装置11的行走轮与轨道12接触。在机头架2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大于I的液压支柱14,液压支柱14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液压支柱14对机头架2起支撑作用,其高度可调节。所述液压支柱14为单体液压支柱,可以采用ZL201120114431. 2“井下开采工作面上用单体液压支柱”或CN2253392Y “单体液压支柱”,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另行设计。实施时,将所述的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置于矿山平巷掘进的巷道中。启动与电动滚筒I相连的电动机使电动滚筒I转动,电动滚筒I的转动带动胶带5在上托辊3及下托辊7上运行继而使机尾轮10也动作,把需清理或运往地面的渣石等经胶带5输送到电动滚筒I处再落入停放在轨道12上的矿车13中,当某一节矿车13装满渣石等后,或者将机尾行走装置11动作使电动 滚筒I对着另一节矿车13,或者拉动矿车13使空着的矿车13对着电动滚筒1,使整列矿车13都能处于装满状态……,最后将整列矿车13拉出地面,实现物料转载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包括电动滚筒(1)、机头架(2)、上托辊(3)和下托辊(7)、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8)、胶带(5)、中间架(6)、机尾架(9)、机尾轮(10)、机尾架行走装置(11)、轨道(12)以及液压支柱(14),其特征在于:电动滚筒(1)安装在机头架(2)的前端,机头架(2)的后端与中间架(6)的前端之间由第一连接板(4)相连,中间架(6)的后端与机尾架(9)的前端之间由第二连接板(8)相连,机尾轮(10)装配在机尾架(9)的后端内框中;在机头架(2)、中间架(6)和机尾架(9)的框体上端安装有数量大于1的上托辊(3),在机头架(2)、中间架(6)和机尾架(9)的框架下端安装有数量大于1的下托辊(7),行走在上托辊(3)和下托辊(7)上的胶带(5)绕在电动滚筒(1)和机尾轮(10)上;于机尾架(9)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为2的机尾行走装置(11),机尾行走装置(11)的行走轮与轨道(12)接触;在机头架(2)的下侧端安装有数量大于1的液压支柱(14),液压支柱(14)的下端同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桥式转载带式输送机,包括电动滚筒(I)、机头架(2)、上托辊(3)和下托辊(7)、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8)、胶带(5)、中间架(6)、机尾架(9)、机尾轮(10)、机尾架行走装置(11)、轨道(12)以及液压支柱(14),其特征在于电动滚筒⑴安装在机头架(2)的前端,机头架(2)的后端与中间架(6)的前端之间由第一连接板(4)相连,中间架(6)的后端与机尾架(9)的前端之间由第二连接板(8)相连,机尾轮(10)装配在机尾架(9)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松李日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