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运输,具体涉及一种大运量长距离密闭接力管道输煤系统。
技术介绍
管道运输行业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通过管道运输的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其他矿产,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实验室研究管道运输,其中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用于煤炭的管道世纪运输,对水煤浆的浓度设为45% 49%,这种浓度运输的成本过高,存在低效率运输的缺陷;中国专利ZL85100543.8,由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专利技术的“高浓度水煤浆”,水煤浆含有添加剂,添加剂为腐植酸钠盐,其用量为煤(干基)重量的O. 05 10%之间,煤浆浓度为33% 70%,煤的粒度大小均小于300微米,该专利技术只涉及高浓度水煤浆,对于管道运输未公开,且浓度值过宽,同时还含有添加剂,美国的煤浆浓度过稀,均存在增加运输成本的缺陷。又如“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2009年02月13日申请的“一种矿浆管道运输装置”,申请号为200910008917. 5和2010年05月12日申请的“一种矿浆管道运输装置及其防堵控制方法”,申请号为201010169064. 6,该两项专利都用于一般短距离输送,不适宜大运量、长距离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及操作简便的一种大运量长距离密闭接力管道输煤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大运量长距离密闭接力管道输煤系统,该运输系统由煤制浆系统、泵站、管道、储浆罐、缓冲气罐、参数检测仪表组成,本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煤仓与破碎及制浆系统连接;破碎及制浆系统与储浆系统一端连接,所述储浆系统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运量长距离密闭接力管道输煤系统,该运输系统由煤制浆系统、泵站、管道、储浆罐、缓冲气罐、参数检测仪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1)与破碎及制浆系统(2)连接;破碎及制浆系统(2)与储浆系统(3)一端连接,所述储浆系统(3)另一端通过喂浆泵房(4)与安全回路(5)一端连接;安全回路(5)另一端与第一泵站(6)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泵站(6)分别与清水池(11)、废浆池(12)连接;所述第二泵站(7)、所述第三泵站(8)、所述第四泵站(9)、所述第五泵站(10)的进口管道依次分别与第一泵站开路系统(13)、第二泵站开路系统(14)、第三泵站开路系统(15)、第四泵站开路系统(16)连接;所述第五泵站的出口管道与第一终端(Ⅰ)连接;所述第一终端(Ⅰ)依次分别与第一用户(17),第二用户(18)、输送泵站(19)一端连接;所述输送泵站(19)另两端分别与第二终端(Ⅱ)的第三用户(20)连接;第三终端的第四用户(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运量长距离密闭接力管道输煤系统,该运输系统由煤制浆系统、泵站、管道、储浆罐、缓冲气罐、参数检测仪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I)与破碎及制浆系统(2)连接;破碎及制浆系统(2)与储浆系统(3) —端连接,所述储浆系统(3)另一端通过喂浆泵房(4)与安全回路(5) —端连接;安全回路(5)另一端与第一泵站(6)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泵站(6)分别与清水池(11)、废浆池(12)连接;所述第二泵站(7)、所述第三泵站(8)、所述第四泵站(9)、所述第五泵站(10)的进口管道依次分别与第一泵站开路系统(13)、第二泵站开路系统(14)、第三泵站开路系统(15)、第四泵站开路系统(16)连接;所述第五泵站的出口管道与第一终端(I )连接;所述第一终端(I )依次分别与第一用户(17),第二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林,张卫东,周秀隆,涂昌德,甘正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