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弹出式名片盒,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名片盒无法实现一次取出单张名片,且抗震能力差不适合车内存放的不足。它包括包括安装座和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外盒,外盒与所述容置腔底面通过磁铁吸附连接;外盒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盒,滑动方向沿垂直盒口的方向,外盒设置有沿内盒滑动方向的内盒复位机构;内盒靠近且平行于底面的一面开口,开口所在平面到底面的距离大于名片厚度且小于名片厚度的两倍,内盒在相对开口一侧设置名片压紧机构,底面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位于内盒靠近后面的一侧且厚度小于单张名片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次只弹出一种名片,盒内名片受压紧抗震适于车内使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名片盒,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使用的名片盒。
技术介绍
目前,轿车越来越多的成为商务会谈的场所,名片作为一种商务会谈的必备工具,车内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名片盒包括盒盖和盒体,其存在诸多不足打开盒盖取出名片,由于大量名片叠加在盒体内,取出单张名片时过程繁琐费时。并且抗震能力差,在车内存放时会由于车辆行驶的震动,而导致名片边缘受损甚至是盒盖和盒体分离。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287525Y,授权公告日2009年8月12日,公开了一种名片盒,它包括上盖和下盖,其中,上盖和下盖系为活动盖合,且盖合后两者之间形成有名片存放空间,于下盖内设有夹持部,名片放入后由夹持部给予固持;于上盖上设有拨动窗,供手指摩擦推出名片;上盖和下盖的前端敞开,形成名片出口。其不足之处是无法实现一次取出单张名片,且抗震能力差不适合车内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名片盒无法实现一次取出单张名片,且抗震能力差不适合车内存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一次取出一张名片且适于车内震动环境使用的车载弹出式名片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包括安装座和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外盒,所述外盒包括与开口相对的后面、顶面、底面和两处侧面,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配合外盒的容置腔,外盒与所述容置腔底面通过磁铁吸附连接;外盒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盒,滑动方向沿垂直盒口的方向,外盒设置有沿内盒滑动方向的内盒复位机构;内盒靠近且平行于底面的一面开口,开口所在平面到底面的距离大于名片厚度且小于名片厚度的两倍,内盒在相对开口一侧设置名片压紧机构,底面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位于内盒靠近后面的一侧且厚度小于单张名片厚度。安装座设置在车体上,外盒置于安装座的容置腔内部通过磁铁吸附实现可拆卸连接。安装座起到保护外盒的作用。在内盒开口处内盒和外盒形成只允许一张名片通过的间隙。名片置于内盒内部,并且通过名片压紧机构压紧而贴合外盒在内盒开口处的内表面。即保证本技术功能,又能保证名片平整抗震。在向内压内盒时,内盒和内部的名片整体向外盒内部移动,而此时贴合底面的名片受到限位块的限位作用而从内盒与外盒的间隙之间露出。同时,由于内盒开口到外盒内表面的距离限定,每次内压内盒只有一张名片从间隙中露出。之后内盒受内盒复位机构作用复位,由于名片之间的摩擦作用,从间隙中露出的名片就会被推出盒口,从而实现了一次弹出一张名片且适用于车内震动环境使用。作为优选,内盒平行侧面的两处表面设置有垂直盒口的凸条,侧面内侧设置有沿侧面纵向的滑槽,所述凸条卡接滑槽内。内盒和外盒通过凸条配合滑槽实现滑动连接。因为在本技术中内、外盒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在内盒开口处内、外盒的间隙大小,从而影响到单次内压内盒滑出的名片量,因此需要保证滑动连接的稳定性。由于凸条具有一定长度,在卡入滑槽后,滑动过程中内盒相对外盒晃动和垂直滑动方向的位移很小,对名片滑出间隙大小变化的影响小,适合应用于本技术中。作为优选,复位机构包括限位凸起和复位弹簧,所述的限位凸起设置在顶面下表面位于盒口的一侧并且垂直顶面,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后面内侧,另一端连接内盒靠近后面的一面。在内压内盒取出名片后,复位弹簧使内盒复位方便下一次取用名片。限位凸起在盒口处限位内盒,限制内盒弹出外盒夕卜。同时由于名片之间的摩擦作用,在复位弹簧使内盒复位时,会将已经滑出的名片推出盒口,实现名片弹出更加方便。作为优选,名片压紧机构包括弹簧和压片,弹簧一端连接内盒相对开口 一侧的内表面,一端连接压片,所述压片配合内盒内腔形状且平行开口所在平面。如此,最外侧名片能够受到限位块的限位作用,并且从内、外盒间隙处滑出。压片配合内盒形状,从而对整个名片表面均匀压紧,即保证本技术功能,又能保证名片平整。作为优选,内盒靠近盒口的一面设置沿弹簧伸缩方向设置条形槽,条形槽在远离开口的末端设置垂直条形槽的凹口,压片连接弹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从条形槽中凸出内盒,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锁杆位于凹口处。在装入名片前,先将压片压入直到弹簧最大压缩状态时,通过锁杆转入凹口中锁定压片位置,然后在装入名片,而不会受到压片的影响使装入名片更加方便。在装入名片完成后,将锁杆转出凹口外,即可恢复压片对名片的压紧功能。作为优选,底面和后面铰接,底面两侧与侧面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底面起到翻盖的作用打开底面即可敞开内盒的开口,方便装入名片而不需要取出内盒。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一次只弹出一种名片,不会造成凌乱的情况;(2)盒内名片受压紧抗震适于车内使用;(3)名片压紧保持平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包括安装座I和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外盒2,所述外盒2包括与开口相对的后面21、顶面22、底面23和两处侧面24。底面23和后面21铰接,底面23两侧与侧面24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在外盒2内部设置有内盒3。所述安装座I设置有配合外盒2的容置腔,外盒2与所述容置腔底面通过磁铁5吸附连接;安装座I设置在车体上,用以存放安装外盒2,并且安装座I起到保护外盒2的作用。外盒2可以随时从安装座I上取下单独使用。如图2、图3所示,内盒3靠近且平行于底面23的一面开口,开口形状对应名片6形状。内盒3平行侧面24的两处表面设置有垂直盒口的凸条,所述的凸条长度和内盒3的长度相同。在外盒2垂直盒口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应所述凸条的滑槽。凸条卡接在滑槽中,实现内、外盒滑动连接。开口所在平面底面23的距离为单张名片6厚度的1. 5倍,由此内、外盒在开口存在间隙,这一间隙能且只能一次通过一张名片6。在内盒3相对开口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压片32和弹簧31,所述压片32配合内盒3内腔形状且平行开口所在平面。弹簧31—端连接内盒3相对开口一侧的内表面,一端连接压片32,弹簧31和压片32构成名片6压紧机构,保证内盒3中最外侧的名片6贴合外盒2内表面,压片32对整个名片6表面均匀压紧同时,还能保证名片6平整。底面23内侧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位于内盒3靠近后面21的一侧且厚度小于单张名片6厚度。在向内推动内盒3时,位于内盒3内的名片6会随内盒3整体移动。这时位于底部的名片6因为压片32的压紧作用紧贴底面23而受到限位块4限位作用保持位置固定,这样该名片6就从开口处的间隙露出,此时就能方便地将这一张名片6取出。由于间隙的宽度为单张名片6厚度的1. 5倍,所以每次能且只能滑出一张名片6。内盒3靠近盒口的一面设置沿弹簧31伸缩方向设置条形槽34,条形槽34在远离开口的末端设置垂直条形槽34的凹口 35,压片32连接弹簧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锁杆33,所述锁杆33从条形槽34中凸出内盒3,弹簧31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锁杆33位于凹口 35处。在装入名片6前,先将压片32压入知道弹簧31最大压缩状态时,通过锁杆33转入凹口 35中锁定压片32位置,然后在装入名片6,而不会受到压片32的影响使装入名片6更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包括安装座(1)和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外盒(2),所述外盒(2)包括与开口相对的后面(21)、顶面(22)、底面(23)和两处侧面(24),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1)设置有配合外盒(2)的容置腔,外盒(2)与所述容置腔底面通过磁铁(5)吸附连接;外盒(2)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盒(3),滑动方向沿垂直盒口的方向,外盒(2)设置有沿内盒(3)滑动方向的内盒(3)复位机构;内盒(3)靠近且平行于底面(23)的一面开口,开口所在平面到底面(23)的距离大于名片厚度且小于名片厚度的两倍,内盒(3)在相对开口一侧设置名片压紧机构,底面(23)内侧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位于内盒(3)靠近后面(21)的一侧且厚度小于单张名片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包括安装座(I)和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外盒(2),所述外盒(2)包括与开口相对的后面(21)、顶面(22)、底面(23)和两处侧面(24),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I)设置有配合外盒(2)的容置腔,外盒(2)与所述容置腔底面通过磁铁(5)吸附连接;外盒(2)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盒(3),滑动方向沿垂直盒口的方向,外盒(2)设置有沿内盒(3)滑动方向的内盒(3)复位机构;内盒(3)靠近且平行于底面(23)的一面开口,开口所在平面到底面(23)的距离大于名片厚度且小于名片厚度的两倍,内盒(3)在相对开口一侧设置名片压紧机构,底面(23)内侧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的限位块(4)位于内盒(3)靠近后面(21)的一侧且厚度小于单张名片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其特征是,内盒(3)平行侧面(24)的两处表面设置有垂直盒口的凸条,侧面(24)内侧设置有沿侧面(24)纵向的滑槽,所述凸条卡接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弹出式名片盒,其特征是,复位机构包括限位凸起(25)和复位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谭居逸,季晓冬,张伟辉,吴成明,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