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和喷墨打印机,包括多个液体供应腔室和多组喷液部,所述液体供应腔室与每组喷液部平行间隔设置,每组喷液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液体供应腔室长度方向连续排布的喷液单元,每个所述喷液单元包括喷液腔室和能够使液体从所述喷液腔室喷出的致动元件,所述喷液腔室的进液口间隔与每组喷液部两侧的液体供应腔室连通,每个所述喷液腔室具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口;所述喷液腔室的纵截面从所述进液口向远离进液口方向逐渐增大。可以更好地抑制喷液腔室中的液体向液体供应腔室侧的逃逸,防止液体回流,并且可以较快地对喷液腔室注入液体,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和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包括热致动的打印头或机械致动的打印头。热致动打印头通常是使用薄膜电阻元件加热压力腔室中的墨水,在墨水中形成的气泡会迫使墨水从喷口喷出,而机械致动的打印头通常会使用压电元件变形使得压力腔室内的压力发生改变,从而迫使墨水从喷口喷出。为了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和打印速度,需要喷墨打印机满足最少的墨水回流量防止墨水回流到公共腔室;较快的再填充速度对压力腔室进行再填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0880100246. 9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如图1所示,该流体喷射装置中,在公共腔室101与每个压力腔室103的通道上设置有岛状部105和限制部106,以降低公共腔室101内流体进入压力腔室103的速度,给电阻层102施加电信号,电阻层102对压力腔室103内的流体加热,产生的热气泡将流体从喷口 104喷出。由于设置有岛状部105和限制部106,因而可以减小压力腔室103内热气泡向公共腔室101侧的逃逸,并能阻止墨水回流至公共腔室101,但是,当电阻层102停止供电后,压力腔室103内气泡消失,由于岛状物105的阻挡,会减小公共腔室101内流体注入到压力腔室103的速度,因而会降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并且,压力腔室101的进液口朝向相同,相邻的两个压力腔室101内液体容易发生串流,会影响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和喷墨打印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喷射装置会减小液体注入到压力腔室速度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多个液体供应腔室和多组喷液部,所述液体供应腔室与每组喷液部平行间隔设置,每组喷液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液体供应腔室长度方向连续排布的喷液单元,每个所述喷液单元包括喷液腔室和能够使液体从所述喷液腔室喷出的致动元件,所述喷液腔室的进液口间隔与每组喷液部两侧的液体供应腔室连通,每个所述喷液腔室具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口;所述喷液腔室的纵截面从所述进液口向远离进液口方向逐渐增大。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液腔室的横截面为梯形。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液腔室主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且与所述进液口相对的所述喷液腔室内壁为外凸弧形面。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液腔室主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且与所述进液口相对的所述喷液腔室内壁为内凹弧形面。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液腔室主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进液口方向相同的喷液腔室中,与所述进液口相对的所述喷液腔室内壁为内凹弧形面或外凸弧面。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致动元件为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电极、压电体层、下电极和振动板。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优选地,所述致动元件为设置在所述喷液腔室内的薄膜电阻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本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多个液体供应腔室与打印机墨盒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和喷墨打印机,由于喷液腔室的纵截面从进液口向远离进液口方向逐渐增大,因而可以更好地抑制喷液腔室中的液体向液体供应腔室侧的逃逸,防止液体回流,并且可以较快地对喷液腔室注入液体,提高液体喷射频率,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并且,该液体喷射装置未设置岛状部和限制部且喷液腔室的进液口交错排列,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液体喷射装置的体积,且能够减小相邻喷液腔室内液体串流干扰,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局部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液体供应腔室;11-供液口;2_喷液单兀;21-喷液腔室;22-致动元件;23-喷口;24-进液口;221-上电极;222-压电体层;223-下电极;224-振动板。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局部视图;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多个液体供应腔室I和多组喷液部,液体供应腔室I与每组喷液部平行间隔设置,每组喷液部包括多个沿液体供应腔室I长度方向连续排布的喷液单元2,每个喷液单元2包括喷液腔室21和能够使液体从喷液腔室喷出的致动元件22,喷液腔室21的进液口 24间隔与每组喷液部两侧的液体供应腔室I连通,每个喷液腔室21具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口 23 ;喷液腔室21的纵截面从进液口24向远离进液口 24方向逐渐增大。喷液腔室2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优选地,喷液腔室21的横截面为梯形,也就是说,喷液腔室21的进液口 24的纵截面小于液体腔室21内部空间的纵截面。具体地,致动元件22可以为压电元件,致动元件2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电极221、压电体层222、下电极223和振动板224。具体地,可以在液体喷射装置的衬底表面设置的振动板224,可以通过热氧化法或物理气相沉积法等方法形成振动板224,振动板224的材料可以为Si02。在振动板224上形成下电极223,可以通过电子束蒸镀或溅射法等方法形成下电极223。在下电极223上形成的压电体层222,压电体层222材料可以采用以锆钛酸铅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在压电体层222上形成的上电极221,可通过电子束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上电极221,材料可以是白金(Pt)或金(Au)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液体可以为墨水、预处理打印液或定影剂等,该液体喷射装置可以应用到喷墨打印机等设备上,下面具体说明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工作原理液体从供液口 11进入液体供应腔室I,并通过进液口 24注入喷液腔室21,当在致动元件22的两端施加电压时,致动元件22朝喷口 23方向产生压力,使得喷液腔室21内的液体从喷口 23中喷出,同时,喷液腔室21内的液体供应腔室I方向流动,由于喷液腔室21的纵截面从进液口 24向远离进液口 24方向逐渐增大,而液体的流动阻力与流道的截面积成反比,所以喷液腔室21内液体不易回流到液体供应腔室I中。当在致动元件22的两端解除电压时,致动元件22产生背向喷口 23方向的压力,此时,喷液腔室21内液体已从喷口 23喷出,液体供应腔室I中的液体流进喷液腔室21,由于喷液腔室21的纵截面从进液口 24向远离进液口 24方向逐渐增大,而液体的流量大小跟流道的截面积成正比,所以液体容易向喷液腔室21流动,也就是液体容易快速的注入到喷液腔室21,准备下一次喷液。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装置,由于喷液腔室21的纵截面从进液口 24向远离进液口 24方向逐渐增大,因而可以更好地抑制喷液腔室21中的液体向液体供应腔室I侧的逃逸,防止液体回流,并且可以较快地对喷液腔室21注入液体,提高液体喷射频率,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并且,该液体喷射装置未设置岛状部和限制部且喷液腔室21的进液口 24交错排列,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液体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体供应腔室和多组喷液部,所述液体供应腔室与每组喷液部平行间隔设置,每组喷液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液体供应腔室长度方向连续排布的喷液单元,每个所述喷液单元包括喷液腔室和能够使液体从所述喷液腔室喷出的致动元件,所述喷液腔室的进液口间隔与每组喷液部两侧的液体供应腔室连通,每个所述喷液腔室具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口;所述喷液腔室的纵截面从所述进液口向远离进液口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体供应腔室和多组喷液部,所述液体供应腔室与每组喷液部平行间隔设置,每组喷液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液体供应腔室长度方向连续排布的喷液单元,每个所述喷液单元包括喷液腔室和能够使液体从所述喷液腔室喷出的致动元件,所述喷液腔室的进液口间隔与每组喷液部两侧的液体供应腔室连通,每个所述喷液腔室具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口; 所述喷液腔室的纵截面从所述进液口向远离进液口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腔室的横截面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腔室主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且与所述进液口相对的所述喷液腔室内壁为外凸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