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232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35
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属于铜接头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夹头座,所述的夹头座中嵌设夹模,所述的夹模包括上夹模和下夹模,所述的上夹模中设置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所述的下夹模中设置与上夹槽相对应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下夹槽。上述的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上夹模和下夹模将双头毛坯夹持住,再对位于钻头座中心的双头毛坯一侧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改变夹模的位置,使双头毛坯未钻孔的一侧位于钻头座中心,然后进行钻孔,即完成了加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铜接头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双头铜接头进行钻孔加工时,由于受铜接头夹具的限制,需要在两台不同的车床上进行分别钻孔。上述的加工方法,效率比较低,并且由于需要两台不同的车床,提闻了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座,所述的夹头座中嵌设夹模,所述的夹模包括上夹模和下夹模,所述的上夹模中设置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所述的下夹模中设置与上夹槽相对应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下夹槽。所述的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头座一端固定设置用于与车床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中的其中一个上夹槽位于夹头座中心。上述的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上夹模和下夹模将双头毛坯夹持住,再对位于钻头座中心的双头毛坯一侧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改变夹模的位置,使双头毛坯未钻孔的一侧位于钻头座中心,然后进行钻孔,即完成了加工。采用了本技术的夹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双头毛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双头毛坯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夹头座;101_连接孔;2_上夹模;201-上夹槽;3_双头毛坯;4_下夹模;401-下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包括夹头座I,夹头座I整体为圆柱体结构,夹头座I的一端固定设置用于与车床连接的连接孔101,夹头座I的另一端配合设置用于夹持双头毛坯3的夹模,并且夹模嵌设在夹头座I中。夹模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模2和下夹模4。上夹模2中设置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201,下夹模4中设置与上夹槽201相对应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下夹槽401,并且一对上夹槽201中的其中一个上夹槽201正好位于夹头座I中心。上夹模2和下夹模4配合后,构成具有一对圆柱孔的夹模,一圆柱孔正好位于夹头座I的中心。加工时,双头毛坯3由上夹模2和下夹模4夹持住,放入钻头座I中,再对位于钻头座I中心的双头毛坯3 —侧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改变上夹模2和下夹模4的左右位置,使双头毛坯3未钻孔的一侧位于钻头座I中心,然后进行钻孔,即完成了加工。采用了本技术的夹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座(1),所述的夹头座(1)中嵌设夹模,所述的夹模包括上夹模(2)和下夹模(4),所述的上夹模(2)中设置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201),所述的下夹模(4)中设置与上夹槽(201)相对应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下夹槽(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接头双头数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座(1),所述的夹头座(I)中嵌设夹模,所述的夹模包括上夹模(2)和下夹模(4),所述的上夹模(2)中设置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上夹槽(201),所述的下夹模(4)中设置与上夹槽(201)相对应的一对半圆柱结构的下夹槽(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立荣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市丰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