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231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35
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其配油装置包括配油轴和配油套,配油轴为T形轴状结构,配有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中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对应配油套上的三对进、出油口与三个工位的油缸连接,另外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对应配油套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与装卸工位连接;所述配油套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下部设置的带弧形油槽的两对进、出油口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在弧形油槽上对油路的再分配,能够在该工位快速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时装夹待加工工件,实现不停机即可装夹工件,提高生产效率10倍左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控机床配套设备
,涉及到一种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特别是能够实现工件在一个工位自动放松,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多工位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很多机加工企业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的关键设备,多工位数控机床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多个工序的连续加工,多个连续工序的加工只需一次装夹,提高工件定位精度,而且省去每次装夹工件的工艺时间,如果每个工序手工装夹数个工件,就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定位精度,不能将数控机床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比如目前针对高压电力设施中需求量很大的单眼销和羊角销的,由于其结构体积本身较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每次装夹至少四件,经过三个工位加工以后,在最后一个工位将加工好的工件取下,虽然使用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优于现有的车床单件加工,但是,在最后一道工序中仍然需要人工卸载对应工位液压缸以后才能将工件取下,同时再手工装上待加工零件,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设计了一种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分别设置,其中的一对进、出油口给三个加工工位的油缸供油,保持加工过程中夹紧工件;装卸工位对应的油缸通过另一对进、出油口单独设置,能够在该工位快速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时装夹待加工工件。本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板、四根立柱、上盖、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支架、导向套以及导向杆;还包括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轴和配油套,配油轴为T形轴状结构,配有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下端与配油套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对应有两对带弧形油槽的进、出油口,配油轴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通过下部对应的带弧形油槽的油口与配油套侧壁上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其顶部另外一对进、出油口通过下部对应的带弧形油槽的油口与配油套侧壁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套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通过与配油轴上的环形油槽的相对旋转,完成利用配油轴顶部的两对进、出油口对四个油缸的进、出油控制。所述四根立柱、底座和上盖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四套液压缸的缸体反向固定于上盖上表面上、四套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上盖设置,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压板,压板下表面设有压块;所述V型支撑板设置四套、且均与所述压板位置相对。所述V型支撑板两端设有弹簧片。所述上盖下表面上设有四个与所述四套液压缸的活塞杆配套的导向套,所述压板上表面上还固定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上盖上的导向孔。本技术通过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分别设置,其中一对进、出油口给三个加工工位油缸供油,保持加工过程中夹紧工件,装卸工位对应的进、出油口单独设置,能够在该工位快速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时装夹待加工工件,实现不停机即可装夹工件,提高生产效率10倍左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上盖后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配油装置结构示意图。1、底座;2、立柱;3、上盖;4、导向杆;5、导向套;6、液压缸的缸体;7、活塞杆;8、压板;9、压块;10、顶杆;11、V型支撑板;12、弹簧片;13、支架;14、配油轴;15、配油套;16、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图2和图3,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座1、四根立柱2、上盖3、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11、支架13、导向套5以及导向杆4;还包括配油装置(参见图6),其包括配油轴14和配油套15,配油轴14为T形轴状结构,配有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14下端与配油套15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14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有相应的两对带弧形油槽的进、出油口,配油轴14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其下部对应的带弧形油槽的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的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并转接至三个工位的油缸上;另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其下部对应的带弧形油槽的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连通,并转接至装卸工位油缸上;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14下部设置的带弧形油槽的两对进、出油口相对设置。配油装置的设置目的在于将将配油装置上的两对主油路通过弧形油槽再分配到四套液压缸上,将四个工位中的三个加工工位油缸和装卸工位油缸分开供油,当装卸工位的液压缸进油口与在配油轴上单独设置的进油口连通时,该液压缸回油,卸荷松开,当其他三个工位正在进行钻、扩、镗加工的同时,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卸下完成件并将待加工工件定位装夹,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四根立柱2、底座I和上盖3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四套液压缸的缸体6反向固定于上盖3上表面上、四套液压缸的活塞杆7穿过上盖3设置,活塞杆7端部固定设置压板8,压板8下表面设有压块9 ;所述V型支撑板11设置四套、且均与所述压板8位置相对(参见附图5);为了方便加工,本技术中的V行支撑板上设置四个V型槽,每次可以装夹四个待加工工件,提高工作效率。所述V型支撑板11两端设有弹簧片12,本技术的目的是快速实现多工序小工件的加工,所以在支架上设置顶杆10,顶杆与弹簧片配合实现工件轴向定位(参见附图4),当然也可以根据工件的具体形状设计不同结构的夹具结构。所述上盖3下表面上设有四个与所述四套液压缸的活塞杆7配套的导向套5,所述压板8上表面上还固定设有导向杆4,导向杆4穿过上盖3上的导向孔,导向套和导向杆的作用在于给活塞杆导向,提高装夹和加工精度。综上所述,本实用型设计了一种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是在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对油路的不同分配来实现的,其中一对进、出油口给三个加工工位供油,保持加工过程中夹紧工件;一工位对应的进、出油口单独设置,能够在该工位快速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时装夹待加工工件,实现不停机即可装夹工件,提高生产效率10倍左右,通过根据工件不同结构设计不同的夹具结构,实现一次定位,方便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座(1)、四根立柱(2)、上盖(3)、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11)、支架(13)、导向套(5)以及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轴(14)和配油套(15),配油轴(14)为T形轴状结构,配油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14)下端与配油套(15)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14)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设有两对进、出油口,配油轴(14)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其顶部另外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14)下部设置的两对带弧形油槽的进、出油口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座(I)、四根立柱(2)、上盖(3)、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11)、支架(13)、导向套(5)以及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轴(14)和配油套(15),配油轴(14)为T形轴状结构,配油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14)下端与配油套(15)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14)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设有两对进、出油口,配油轴(14)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其顶部另外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14)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辉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标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