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2310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35
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其配油装置包括配油轴和配油套,配油轴为T形轴状结构,配有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中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对应配油套上的三对进、出油口与三个工位的油缸连接,另外一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对应配油套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与装卸工位连接;所述配油套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下部设置的带弧形油槽的两对进、出油口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在弧形油槽上对油路的再分配,能够在该工位快速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同时装夹待加工工件,实现不停机即可装夹工件,提高生产效率10倍左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控机床配套设备
,涉及到一种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特别是能够实现工件在一个工位自动放松,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多工位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很多机加工企业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生产的关键设备,多工位数控机床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多个工序的连续加工,多个连续工序的加工只需一次装夹,提高工件定位精度,而且省去每次装夹工件的工艺时间,如果每个工序手工装夹数个工件,就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定位精度,不能将数控机床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比如目前针对高压电力设施中需求量很大的单眼销和羊角销的,由于其结构体积本身较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每次装夹至少四件,经过三个工位加工以后,在最后一个工位将加工好的工件取下,虽然使用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优于现有的车床单件加工,但是,在最后一道工序中仍然需要人工卸载对应工位液压缸以后才能将工件取下,同时再手工装上待加工零件,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设计了一种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将配油装置中的两对进出油口通过弧形油槽分别设置,其中的一对进、出油口给三个加工工位的油缸供油,保持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座(1)、四根立柱(2)、上盖(3)、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11)、支架(13)、导向套(5)以及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轴(14)和配油套(15),配油轴(14)为T形轴状结构,配油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14)下端与配油套(15)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14)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设有两对进、出油口,配油轴(14)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其顶部另外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四工位液压转塔,包括底座(I)、四根立柱(2)、上盖(3)、四套液压缸、V型支撑板(11)、支架(13)、导向套(5)以及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油装置,其包括配油轴(14)和配油套(15),配油轴(14)为T形轴状结构,配油套为上开口的筒状结构,配油轴(14)下端与配油套(15)内筒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四对进、出油口,四对进、出油口分别与四套液压缸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轴(14)顶部设有两对进、出油口,其下部也设有两对进、出油口,配油轴(14)顶部的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三对进、出油口连通,其顶部另外一对进、出油口与配油套(15)侧壁上的第四对进、出油口连通;所述配油套(15)侧壁上设置的四对进、出油口与配油轴(14)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辉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标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