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72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且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有托料板(3),托料板(3)的长度与待冲压板材的长度尺寸相同,托料板(3)的高度取决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高度。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通过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托料板,实现一张料的连续、多次冲压,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对于较小规格的板料件的冲压通常是采用单件生产的方式,该种单件生产方式需要员工多次取料、放料,导致操作人员的动作幅度以及次数很频繁,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频繁的操作容易使操作人员过度疲劳,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装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其目的是实现一张料的连续、多次冲压,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且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托料板。所述的托料板的长度与待冲压板材的长度尺寸相同。所述的托料板的高度取决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高度。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通过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托料板,实现一张料的连续、多次冲压,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上模;2 :下模;3 :托料板。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结构可知,该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且在上模I与下模2之间设有托料板3,托料板3的长度与待冲压板材的长度尺寸相同,托料板3的高度取决于上模I和下模2之间的高度。具体实现方式是1.现场测量,根据工件规格,计算定位两工件间之间预留尺寸,计算好多件产品板材规格;2.根据板材规格,设置托料板3的前后长度,根据退料板上下活动范围,即上模I和下模2之间的高度,设置托料板3的高度;主要更改是在小件模具上,可以实现一张料连续多次冲压,只需每次按定位送料即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且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有托料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且在上模(I)与下模(2 )之间设有托料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料取放的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