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包括氧气供应装置、洗消装置、面罩及喷枪,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共同设在背带背板上,输液管一端与限压阀的出口端相连,限压阀的入口端与三通管的一端相连,三通管的另两端分别与储液箱的出液管和通往喷枪的导管相连,输液管另一端和氧气管通往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共同固定于背带背板之上实现一体化设置,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酶类洗消剂经电动泵增压后后分为两路,一路经雾化器雾化后送入面罩,一路通过导管进入喷枪。本装置在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的同时,还可向面罩输送氧气与雾状酶,由于酶具有解毒及营养特性,操作人员吸入后可起到解毒、修复伤口、增加营养等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洗消毒
,具体地指一种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学品作为基础原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此引发的事故也 逐年上升。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一旦发生,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伤害途 径多、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污染环境、洗消困难等不同于一般火灾的特点,非常容易造 成人员中毒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洗消处理是消除染毒体和污染区毒性危害的主要措施,因 此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中洗消处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洗消装置为独立设置,单人作业时,除了背负洗消装置外,还需携带具有氧 气供应功能的封闭式呼吸系统,非常繁琐,并没有将洗消装置与封闭式呼吸系统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存在功能单一、适应面窄等缺点。在毒气弥漫的矿井、巷道、火场等场合单人无法 独立胜任正常洗消作业;尤其是现有的洗消技术多使用化学洗消剂来消除化学品污染,容 易产生二次污染,无法真正的实现去污除毒,其使用时还需要大量的水或其它清洁剂与洗 消剂混合才能进行洗消,而将这些液体和现行的洗消设备运到污染现场会造成沉重的后勤 运输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洗消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将 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一体化设置的、操作方便的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包括氧气供 应装置、洗消装置、面罩及喷枪,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包括氧气瓶、氧气瓶阀及氧气管,所述氧 气管通过氧气瓶阀和减压器与氧气瓶出气口相连,所述洗消装置包括储液箱、出液管、输液 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共同设置在背带背板上,所述背带背板 上设置有背带,所述输液管一端与限压阀的出口端相连,所述限压阀的入口端与三通管的 一端相连,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分别与储液箱的出液管和通往喷枪的导管相连,所述输液 管另一端和氧气管分别通往面罩。优选地,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氧气瓶设置于储液箱体内,所述储液箱体固定于背带 背板。优选地,所述三通管与雾化器之间的输液管上设有限压阀。这样,可以单独控制对 进入雾化器的酶类洗消剂的输送。优选地,所述输液管接近面罩一侧的尾端设有雾化器,液态酶类洗消剂经雾化器 后经雾化导管进入面罩。优选地,所述储液箱体通过纵向固定背带、横向固定背带以及卡扣固定于背带背 板,所述背带背板上还设有胸部固定带以及腹部固定带。这样,可以提高储液箱体固定的稳 固性,同时,分散本装置的背负压力,提高便携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将氧气供应装置和 洗消装置共同固定于背带背板之上,操作人员通过背带背板将本技术背负于肩上,实 现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的一体化设置,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单人可独立携带进行洗 消作业;酶类洗消剂经电动泵增压后分为两路,一路经雾化器雾化后送入面罩,供操作人员 呼吸,一路通过导管进入喷枪,以雾状喷洒在受污染环境中,进行洗消作业;在对受污染的 环境进行消毒的同时,向面罩输送氧气与雾状酶的混合气体,由于酶具有解毒及营养特性, 操作人员吸入后可以起到解毒、修复伤口、增加营养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储液箱体1、储液箱1A、出液管1B、氧气管2、管槽2A、输液 管3、雾化器4、雾化导管4A、固定旋盖5、加液盖6、纵向固定背带7、背带背板8、背带9、横 向固定背带10、胸部固定带11、电动泵开关12、腹部固定带13、导管14、活动盖板15、卡扣 16、氧气瓶阀17、限压阀18、氧气瓶19、瓶槽19A、电动泵20、电池20A、储液箱液面底板21、 减压器22、三通管23、固定座24、螺栓2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中所示的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包括氧气供应装置、洗消装置、面罩及喷 枪。氧气供应装置包括氧气瓶19、氧气瓶阀17及氧气管2,氧气管2通过氧气瓶阀17和减 压器22与氧气瓶出气口相连。洗消装置包括储液箱1A、输液管3、电动泵20及雾化器4。 输液管3经电动泵20与储液箱IA的出液管IB相连,雾化器4在输液管3上接近面罩的尾 端,输液管3上设有限压阀18。储液箱IA设置于储液箱体I内,储液箱体I内还设有瓶槽 19A,氧气瓶19倒置并固定于瓶槽19A中,氧气瓶19瓶头用螺栓25拧在固定座24上,瓶尾 部通过固定旋盖5拧紧固定。储液箱体I通过纵向固定背带7沿纵向固定于背带背板8,储 液箱体I通过横向固定背带10沿横向固定于背带背板8。背带背板8上设置有背带9,同 时,还设有胸部固定带11以及腹部固定带13,上述固定带用于分散本装置的背负压力,提 高便携性。出液管IB经三通管23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限压阀18,另一路与通往喷枪的导 管14相连,限压阀18可实现单独控制对输液管3中酶类洗消剂的输送,输液管3接近面罩 一侧的尾端设有雾化器4,其作用是将液态酶类洗消剂进行雾化,雾化酶类洗消剂经雾化导 管4A进入面罩。本装置后表面装有活动盖板15,便于装卸、更换氧气瓶19。同时,氧气瓶阀17、限 压阀18位于活动盖板15的外部,便于操作人员控制。本装置进行洗消作业时,先将酶类洗消剂储放于储液箱1A,再将背带背板8上设 置的背带9背负于肩上,扣紧胸部固定带11以及腹部固定带13。打开氧气瓶阀17,氧气或 空气经氧气管2进入面罩;电动泵20靠电池20A供电,打开电动泵开关12,酶类洗消剂通过电动泵20吸抽增压、经三通管23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导管14进入喷枪,经喷头雾化后将 雾状洗消剂喷洒在受污染环境中,从而降解掉环境中的化学毒性;另一路在打开限压阀18 后,经输液管3尾端设置的雾化器4将液态酶类洗消剂雾化、经雾化导管4A进入面罩。雾 化的酶类洗消剂与氧气或空气进入面罩,为操作人员在有毒现场作业提供呼吸。由于酶具 有解毒及营养特性,操作人员吸入氧气或空气与雾状酶的混合气体后可以起到解毒、修复 伤口、增加营养等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包括氧气供应装置、洗消装置、面罩及喷枪,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包括氧气瓶(19)、氧气瓶阀(17)及氧气管(2),所述氧气管(2)通过氧气瓶阀(17)和减压器(22)与氧气瓶出气口相连,所述洗消装置包括储液箱(1A)、出液管(1B)、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共同设置在背带背板(8)上,所述背带背板(8)上设置有背带(9),所述输液管(3)一端与限压阀(18)的出口端相连,所述限压阀(18)的入口端与三通管(23)的一端相连,所述三通管(23)的另两端分别与储液箱(1A)的出液管(1B)和通往喷枪的导管(14)相连,所述输液管(3)另一端和氧气管(2)分别通往面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置,包括氧气供应装置、洗消装置、面罩及喷枪,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包括氧气瓶(19)、氧气瓶阀(17)及氧气管(2),所述氧气管(2)通过氧气瓶阀 (17)和减压器(22)与氧气瓶出气口相连,所述洗消装置包括储液箱(1A)、出液管(1B)、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和洗消装置共同设置在背带背板(8)上,所述背带背板(8)上设置有背带(9),所述输液管(3)—端与限压阀(18)的出口端相连,所述限压阀(18)的入口端与三通管(23)的一端相连,所述三通管(23)的另两端分别与储液箱(IA) 的出液管(1B)和通往喷枪的导管(14)相连,所述输液管(3)另一端和氧气管(2)分别通往面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一体化酶类洗消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