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钛硼高韧性气体保护焊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钛硼高韧性气体保护焊丝,其化学成份(按重量%)为:C 0.03~0.10、Mn 1.00~1.80、Si 0.20~1.00、Ni 0.50~1.40、Ti 0.10~0.20、B 0.002~0.010、S≤0.10、P≤0.20、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夹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焊丝采用混合气体(80%Ar+20%CO#-[2])保护焊时,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580MPa,-30℃冲击功A#-[kv]≥80J,焊丝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应于全位置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焊丝适用于6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工程机械、铁路桥梁、海洋设施、高压容器、油气输送管线等大型重要结构的气体保护电弧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钛硼高韧性气体保护焊丝,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混合气体(80%Ar+20%CO2)保护焊时,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580MPa,-30℃冲击功Akv≥80J的焊丝,是一种可用于600MPa级低合金钢的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丝,属焊接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气体保护电弧焊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已广泛用于工程机械、铁路桥梁、海洋设施、高压容器等大型重要结构的制作。同时,在上述结构中采用600MPa以上强度级别、具有优异低温冲击韧性的钢材,以降低材料消耗,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性能和安全性,已成为国内外结构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种增长的态势对焊接接头的强韧性,进而对获得这些性能的焊接材料及其焊接工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相应强度级别的气体保护焊丝匮乏,长期以来,普遍采用传统的Mn-Si系焊丝H08Mn2Si,其不足之处在于焊缝金属低温冲击韧性较差。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于俊川等人专利技术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5108258)介绍了“一种气体保护焊丝”,该焊丝焊缝金属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但不足之处在于抗拉强度偏低,尚不能满足600MPa级低合金钢的气体保护电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钛硼高韧性气体保护焊丝,其特征是焊丝的化学成份(按重量%)为:C0.03~0.10、Mn1.00~1.80、Si0.20~1.00、Ni0.50~1.40、Ti0.10~0.20、B0.002~0.010、S≤0.10、P≤0.20,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凯黄治军刘吉斌曹修悌王青峰王玉涛余酒泉张小枫于浩肖小华胡因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