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中的视频压缩编码领域,特别针对新一代视频编码领域提出一种快速的分形视频压缩编码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加快了分形视频编码的速度和压缩比。
技术介绍
视频编码标准H. 264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以及面向网络传输的“友好性”。H. 264优秀的压缩性能是多种新技术产生效果的积累所致(参见Wiegand T Sullivan, GJ Bjontegard G,et al. Overview of the H. 264/AVC video coding standard[J].1EEE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Video Technology,2003, 13(7):560-576.),包括4X4的整数变换、多种宏块分割模式、多参考帧和1/4像素精度的运动补偿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具有更高的编码性能,但随之而来的是运算复杂度的大幅度增加。近年来陆续提出了许多对其进行简化和优化的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是从帧间宏块分割模式选择(参见 L. Yangj Y. Kemanj J. Li,S. L1. An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分形和H.264的视频压缩与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I帧采用H.264的帧内预测编码;P帧采用分形的帧间运动估计/补偿预测方法;P帧的残差经过DCT变换、量化之后使用熵编码CALVC写入码流;P帧形成的分形参数使用有符号指数哥伦布编码写入码流。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如果是P帧,转到步骤二;如果是I帧(第一帧必须为I帧,其它帧可以设置是否为I帧),采用H.264帧内编码方式,对于每个当前块在各种可能的预测方式中选择具有最小代价的预测模式存储,完成所有块的预测后可以得到I帧的预测帧。通过原始帧和预测帧之差得到编码端残差帧。转入步骤四编码残差。步骤二:如果是P帧。在进行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形和!1. 264的视频压缩与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1帧采用H. 264的帧内预测编码;P帧采用分形的帧间运动估计/补偿预测方法ボ帧的残差经过DCT变换、量化之后使用熵编码CALVC写入码流;P帧形成的分形參数使用有符号指数哥伦布编码写入码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ー如果是P帧,转到步骤ニ ;如果是I帧(第一帧必须为I帧,其它帧可以设置是否为I帧),采用札264帧内编码方式,对于每个当前块在各种可能的预测方式中选择具有最小代价的预测模式存储,完成所有块的预测后可以得到I帧的预测帧。通过原始帧和预测帧之差得到编码端残差帧。转入步骤四编码残差。步骤ニ 如果是P帧。在进行块匹配之前,首先对当前帧进行互不重叠的宏块划分,然后计算这些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及前ー帧重建图像即參考帧中,按照设定步长划分的所有宏块以及经树状划分得到的小块的像素和、像素平方和,以减少块匹配过程中的重复计算。转到步骤三。步骤三依次对当前帧的所有宏块进行编码。在參考帧中的捜索窗内对当前宏块进行块匹配;在进行子块与父块的匹配过程中,子块的位置作为父块的起始搜索点,父块的大小与子块的大小相同;如果匹配误差RMS小于开始设定的阈值Y,保存当前的迭代函数系统系数即IFS系数,转入步骤五得到本块的重建块;否则,依次按照树状结构对该块进行划分,并对各个划分得到的小块分别计算匹配误差RMS,如果RMS小于设定阈值Y,停止划分并记录该小块IFS系数,转入步骤五得到本块的重建块;否则继续划分,直到将当前块划分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块,记录IFS系数;转入步骤五得到本块的重建块。注捜索窗为在參考帧中的矩形捜索区域;IFS系数包括父块位置(X,y)和比例因子S、偏移因子0 ;如果当前帧所有的宏块都已编码完毕,所有的重建块组成重建图像(即下ー帧的參考帧)。转到步骤四。步骤四残差图像的数据经过DCT、量化之后的系数一方面进行Zig-Zag扫描,然后用熵编码CALVC进行编码写入码流;另一方面经过反量化、反变换后得到解码端残差帧。由预测帧和解码端残差帧之和得到重建帧(即下ー帧的參考帧)。如果是P帧则还要对所有IFS系数进行有符号指数哥伦布编码。判断当前帧是否为最后ー帧,如果是最后ー帧结束编码;否则,返回步骤ー继续处理下ー帧图像。步骤五通过保存的迭代函数系统系数代入解码方程计算得到预测值,由原始块和预测块之差得到编码端残差块,再由预测块和解码端残差块之和得到重建块。注解码端残差块是由编码端残差块经过DCT变换、量化、反量化和反DCT变换得到的。转入步骤三编码下一宏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