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压开关设备的主母线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长,国内用户对中压开关柜大电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流由原来的1250A、2500A、3150A逐渐扩大到4000A、5000A。对于中压产品来说,传统的开关柜主母线结构通常为矩形母排(见图1A、1B、1C),电流为1250A时采用2根10*80的母排,2500A时采用3根10*80的母排,3150A时采用4根10*80的母排。由图1A-1C可知,柜子的电流越大,所需的铜排的截面积也越大。但是随着导体截面积逐渐增加,集肤效应就越明显。导体内的电流密度呈指数递减,即导体内的电流会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会出现一个低电流密度区域,如图2所示,可以认为电流只在导体表面上很薄的一层中流过,这等效于导体的截面减小,电阻增大,导体表面的温升就越高。经试验表明采用垂直安装的4根10*80的母排承受4000A的电流基本已经达到极限,要实现5000A的电流传输就必须设计一种有效的控制集肤效应,增加空气对流散热的母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开关设备内 ...
【技术保护点】
中压开关设备的主母线结构,所述主母线结构包括2根上分支母线和至少3根主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至少3根主母线分别分布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面,且两根上分支母线与主母线直接和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压开关设备的主母线结构,所述主母线结构包括2根上分支母线和至少3根主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构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至少3根主母线分别分布在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面,且两根上分支母线与主母线直接和间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母线结构包括两根上分支母线和四根主母线分别分布在长方体结构的侧面,且两根上分支母线与至少一主母线直接和间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结构为一端开放内部凹陷的U型结构(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主母线包括两根水平主母线(3)和两根垂直主母线(2,5),所述两根水平主母线分别分布在垫块构成的U型结构 (10)外周的上方(11)、下方(12);所述两根垂直主母线分别分布在垫块构成的U型结构(10)外周的前方(13)和后方 (14);所述两根上分支母线(71,72)中的第一上分支母线(71)固定在U型结构(10)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全,张旭松,吴锐初,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开关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