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451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属于配电柜的绝缘件领域,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静触头的上壳体和用于防护作用的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与所述的下壳体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解决了以前触头盒内静触头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柜的绝缘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
技术介绍
在高压电器领域,高压开关柜的圈套绝缘件有触头盒,弯隔板和套管所组成,触头 盒具有进出线的过渡功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件。使用触头盒后,电路的安装和检修都十 分的方便,触头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高压开关的安全性。现在,触头盒通常为环氧 树脂APG工艺压力凝胶成型。触头盒安装时,往往是先把触头盒安装到弯隔板后在安装触 头盒里的配件,尤其是竖直安装的触头盒,为了安装触头盒内的静触头,安装人员必须平躺 在触头盒通孔下安装,这样光线阴暗,同时触头盒内部深浅不一,安装人员有时无法正确的 把静触头安装到触头盒内部。原有的安装方法与步骤繁琐低效,给安装人员带来了种种不 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触头盒,能够方便安装,解决以前触头 盒内部静触头安装不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触头盒,包括 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静触头的上壳体和用于防护作用的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 与所述的下壳体为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上下壳体可以分离,可以先把下壳体安装到弯隔 板上,再把静触头安装在上壳体内,最后把上壳体连接到下壳体上。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的上壳体下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下壳体上端相应于凸台处设 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填充有可固化的填充物。这样设置,下壳体上端有一圈凸台,上壳体下 端有一圈对应凹槽。使得上下壳体连接时,上壳体凸台可以和下壳体凹槽契合。上壳体凸 台顶部触及下壳体凹槽底部,下壳体凹槽两壁顶接触到上壳体凸台底,上壳体凸台侧壁与 下壳体凹槽内壁之间有缝隙。填充物填充在上壳体凸台侧壁与下壳体凹槽内壁之间的缝隙 处。填充物是溶液,可以受热固化。作为优选,所述的凸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的凹槽内侧壁设置上第二凸 起。这样设置,上壳体凸台侧壁有数个第一凸起,下壳体凹槽内壁上有数个第二凸起,这样 在填充物固化后,这些突起可以牢牢的使上下壳体固定在一块。第一凸起是沿着凸台侧壁 连续的凸起,第二凸起是沿着凹槽内壁连续的凸起。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壳体所述的凹槽壁内有金属丝网。这样设置,在下壳体所述的 凹槽壁内装有金属丝网,可以降低触头盒的局部放电量和作为导热装置给在下壳体凹槽内 的添加物加热固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安装,解决以前触头盒内部静触头安装不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孔闭合示意图。图2为图1和图4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孔开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与图3所示一种触头盒,包括安装孔4、底部5和开口 7。在底部5上有 螺纹孔I与安装孔4。由于在安装时有弯隔板阻隔,安装人员只能看到露出在弯隔板外的螺 纹孔I与安装孔4,无法观察到开口 7对应的方向。同时由于触头盒表面的特殊性,触头盒 表面必须光滑,无法在触头盒表面设有凹凸提示物,使安装人员也无法用触觉来感应触头 盒开口 7的方向。一个特定的螺纹孔I内荧光贴纸2,安装人员隔着弯隔板用肉眼观察螺纹 孔I内部,如果螺纹孔I内部发出荧光,则可以判断这是有指示标记的螺纹孔1,以此螺纹 孔I为基点就可以判断触头盒开口 7的方向了。同样的,可以在安装孔4的外缘上设置指 示装置方位标记3,由于整个安装孔4外缘都露在弯隔板外,安装人员可以非常迅速准确的 判断开口 7对应的方向;同理方位标记可以标记在安装孔4内径里或者标记在安装孔4外 径上。方位标记可以是蚀刻的箭头标记或者其他标记。参见图1与图2所不,一种触头盒,包括上壳体9,下壳体10。上壳体9与下壳体 10之间可分离拆卸。局部放大A处包括凸台13,凹槽14和金属丝网15。凸台13在上壳体 9下端,并环绕上壳体9下端一周。凹槽14在下壳体10上端,并环绕下壳体10上端一周。 金属丝网15在凹槽14侧壁里,并沿着凹槽14环绕触头盒一周。在竖直安装触头盒时,先 安装下壳体10,把下壳体10安装到弯隔板上。然后让上壳体9与下壳体分10离,把静触头 安装到上壳体9内。静触头安装完成后,往下壳体凹槽14内灌注特定量的填充物12。填 充物12的量只能比凹槽14与凸台13契合后空隙所需的量多,不能比之少。填充物12通 常是与触头盒材质一样的环氧树脂、硅微粉与固化剂按一定比列配成的混合物。填充物12 灌完后,使开口 7对准正确方位,把上壳体9的凸台13对准下壳体10的凹槽14,缓慢的放 下上壳体9,直至上壳体9与下壳体10契合。这时上壳体9的凸台13顶接触到下壳体10 凹槽14底,下壳体10凹槽14两壁顶接触到上壳体9凸台13底。如果填充物12溢出,把 溢出的填充物12擦干净,不能使填充物12留在触头盒外壁上。上下壳体契合后,在触头盒 上下壳体之间细缝处加热至100摄氏度,并使上下壳体之间细缝均匀受热。这时金属丝网 15又有导热的作用,使在凹槽14内的填充物12受热更均匀。凹槽14内的填充物12固化 后,由于凹槽14内壁上的第二凸起16与凸台13侧壁上的第一凸起17,使固化后的填充物 12卡在凹槽14内无法移动,同时使上下壳体牢牢固定不会发生偏移。第二凸起16连续的 环绕凹槽内壁14 一周。第一凸起17连续的环绕凸台13侧壁一周。参见图1所示一种触头盒,包括支撑件8和底部5。支撑件8包括支撑杆6、气孔 18和堵头11。支撑件8由软性材料制成,中间中空,下部有气孔18。在运输中,向气孔中吹 起,使支撑件8膨胀,然后把支撑件8装上触头盒底部5上。由于支撑件8内部充满空气, 在运输过程中,即使遇到剧烈震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不易使触头盒碰撞、倾倒。运输完成后,打开堵头11让气孔18放气,放完支撑件8体内的空气后,折叠支撑件8,这样折 叠后的支撑件8可以减小占地面积,方便运输。底部5有4个螺纹孔I。支撑杆6与螺纹孔 I对应。其中有一个特定的螺纹孔I内有阻挡垫片,因此,与这个螺纹孔I对应的支撑杆6 比其他支撑杆6短。在与短支撑杆相对应的支撑件8底部有方位标记。这样,在安装触头 盒时只需要把支撑件8上的支撑杆6重新与触头盒螺纹孔I对齐、契合,就能非常容易的找 到具有阻挡垫片的螺纹孔1,确定触头盒的正确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静触头的上壳体(9)和用于防护作用的下壳体(10)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9)与所述的下壳体(10)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静触头的上壳体(9)和用于防护作用的下壳体(10)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9)与所述的下壳体(10)为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触头盒,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9)下端设置有凸台(13),所述下壳体(10)上端相应于凸台(13)处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