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381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实现电路断路器的紧凑化的情况下,确保触点的稳定接触。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位于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以及开关机构部收容室的下方,触点部收容室位于消弧板收容室内的电源侧端子部侧的端部,在消弧板的与开关机构部的可动件前端部的可动接触件臂上的可动触点安装面相对的部分处,在固定触点侧设置有成为凹形状的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例如配电盘等中使用的电路断路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设置有作为可动件的引导部的凸部,该可动件与手柄的接通、断开操作联动而使触点分离/接触(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一 161643号公报(图4及其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如图12所示,设置有作为可动件8的引导部的可动件引导凸部9,该可动件8与手柄的接通、断开操作联动而使触点分离/接触。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在将手柄断开时,可动件8进入框体的间隙,被锁止而导致开关故障。另外,还存在下述课题,即,可动件变形或者可动件的分离/接触时的轨道变得不稳定,无法使触点稳定接触。此外,还存在下述课题,S卩,在开关机构由于过电流而跳闸时,断路时产生的气体从可动件和框体的基座之间的间隙向过电流跳闸部流出,有可能导致绝缘恶化。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第I目的在于,在实现电路断路器的紧凑化的情况下,确保触点的稳定接触。另外,第2目的在于,在由于过电流而跳闸时,对断路时产生的电弧气体泄漏至过电流跳闸部这一情况进行抑制,抑制或防止由电弧气体导致的过电流跳闸部的绝缘恶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框体内形成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开关机构部收容室、消弧板收容室和触点部收容室,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所述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以及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的下方,所述触点部收容室位于所述消弧板收容室内的电源侧端子部侧的端部处,所述消弧板收容室内的消弧板上,在与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内的开关机构部的可动件前端部的可动接触件臂中的可动触点安装面相对的部分处,在固定触点侧设置有成为凹形状的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6156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框体内形成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开关机构部收容室、消弧板收容室和触点部收容室, 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 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 所述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以及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的下方, 所述触点部收容室位于所述消弧板收容室内的电源侧端子部侧的端部处, 所述消弧板收容室内的消弧板上,在与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内的开关机构部的可动件前端部的可动接触件臂中的可动触点安装面相对的部分处,在固定触点侧设置有成为凹形状的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触件臂抵接避让凹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可动接触件臂的上下方向的尺寸。3.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框体内形成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开关机构部收容室、消弧板收容室和触点部收容室, 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位于负载侧端子部和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之间, 所述开关机构部收容室位于所述过电流跳闸部收容室和电源侧端子部之间, 所述消弧板收容室位于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且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清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