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226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包含本体单元、具有三个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于该本体单元的导轴的导轴单元、具有群框与至少一设置于该群框的镜片的镜群单元、设置于该本体单元并具有输入件与被该输入件驱动且连动该群框的驱动件的调焦单元,及设置于该本体单元与该群框之间的弹性组件,该群框具有三个分别套设于这些导轴的导滑部,该弹性组件使该群框保持靠抵于该驱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镜头,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微投影系统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
技术介绍
已知适用于相机的镜群驱动装置,例如美国专利US7710668号、US20090207300号、US5812889号、US7339756号、US20070177046号等,一般是利用马达驱动导螺杆,以利用该导螺杆驱动群框沿着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轴移动,此外,也有利用单支导轴导引该群框的设计,例如美国专利US7446960号。此种镜群驱动装置在进行落下冲击测试时,上述的导轴会承受主要的冲击力,然而,由于两支导轴或单支导轴均无法形成良好的耐冲击结构,因此,这些导轴容易受力变形,造成与这些导轴滑接的镜群连带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群驱动装置不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能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改善导轴的耐冲击力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包含本体单元、导轴单元、镜群单元、调焦单元,及弹性组件。该导轴单元具有三个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于该本体单元的导轴。该镜群单元具有群框,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群框的镜片,该群框具有三个分别套设于这些导轴的导滑部。该调焦单元设置于该本体单元,并具有输入件,及被该输入件驱动且连动该群框的驱动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单元与该群框之间,使该群框保持靠抵于该驱动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仅可提高导轴的耐冲击能力,并且不会增加调焦时的摩擦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导轴单元、群框单元、调焦单元与弹性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及图5是图1中V-V割面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参阅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的较佳实施例,该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包含本体单元10、导轴单元20、镜群单元30、调焦单元40,及弹性组件50。该本体单元10具有基座11,及设置于该基座11的外盖12。如图3、4、5所示,该导轴单元20具有三个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于该本体单元10的基座11的导轴。在本实施例中,将这些导轴分别定义为主导轴21、副导轴22,及第三导轴23,且沿第三轴向Z延伸,该主导轴21与该第三导轴23沿第一轴向X互相间隔,该副导轴22与该第三导轴23沿第二轴向Y互相间隔,该副导轴22与该主导轴21之间定义第一轴距LI,该第三导轴23与该主导轴21之间定义第二轴距L2,该第三导轴23与该副导轴22之间定义第三轴距L3,该第二、三轴距L2、L3均小于该第一轴距LI。如图3、4、5所示,该镜群单元30具有群框31,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群框31的镜片32。该群框31具有远离该调焦单元40的第一侧面311、相反于该第一侧面311且邻近该调焦单元40的第二侧面312、设置于该第一侧面311的第一耳座313、设置于该第二侧面321的第二耳座314,及设置于该第二侧面312的的从动部315 (follower)。该群框31具有三个分别套设于该主导轴21、该副导轴22与该第三导轴23的导滑部,将这些导滑部分别定义为设置于该第一侧面311的主导滑部316、设置于该第二侧面312的副导滑部317,及设置于该第一侧面311的第三导滑部318,在本实施例中,该主导滑部316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耳座313且互相对心的圆孔,该主导轴21与该主导滑部316滑动配合,而邻近于该第一侧面311,该副导滑部317为设置于该第二耳座314的U字形开放孔,该副导轴22与该副导滑部317滑动配合,而邻近于该第二侧面312,该第三导滑部318为设置于该第一耳座313的圆孔,该第三导轴23与该第三导滑部318滑动配合,而邻近于该第一侧面311,此外,该主导轴21与该主导滑部316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tl,该第三导轴23与该第三导滑部318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t2,该副导轴22与该副导滑部317之间在该第一轴向上X形成两个互相间隔的配合间隙t3,该第二径向间隙t2大于该第一径向间隙tl与这些配合间隙t3,较佳地,该第二径向间隙t2为0. 1_,该第一径向间隙tl与这些配合间隙t3为0. 01mm。如图2、3、4所示,该调焦单元40设置于该本体单元10的基座11,并具有输入件41、被该输入件41驱动且连动该群框31的从动部315的驱动件42,及设置于该输入件41与该驱动件42之间的减速齿轮系43。在本实施例中,该输入件41为枢设于该基座11的手动转轮,该驱动件42为枢设于该该基座11的凸轮(cam),该群框31的从动部315靠抵于该驱动件42,该减速齿轮系43具有与该输入件41同轴设置的小齿轮431,及与该驱动件42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并与该小齿轮431啮合的大齿轮432。如图2、3、4所示,该弹性组件50设置于该本体单元的基座11与该群框31的第一耳座313之间,使该群框31的从动部315保持靠抵于该驱动件42,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并套设于该第三导轴23。藉此,当使用者转动该输入件41时,该输入件41即可经由该减速齿轮系43驱动该驱动件42产生转动,在此过程中,该从动部315会随着该驱动件42的凸轮半径的变化而上、下移动,以达到使该镜群单元30沿着该第三轴向Z移动而调焦的作用。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导轴单元20增设该第三导轴23,而且,该第三导轴23与该主导轴21之间的第二轴距L2,及该第三导轴23与该副导轴22的第三轴距L3,均小于该副导轴22与该主导轴21之间的第一轴距LI,因此,该主导轴21、该副导轴22与该第三导轴23在该本体单元10上可形成一种结构致密且刚性佳的三角形耐冲击结构(见图5),根据实际测试,本专利技术在进行落下冲击测试时,该主导轴21、该副导轴22与该第三导轴23不易受力变形,相较于已知技术,本专利技术可提高该主导轴21、该副导轴22与该第三导轴23的耐冲击能力,并有效防止与其滑接的群框单元30受到连带的损伤。二、此外,该第三导轴23与该第三导滑部318之间的第二径向间隙t2是大于该主导轴21与该主导滑部316之间的第一径向间隙tl,及该副导轴22与该副导滑部317之间的配合间隙t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导轴单元20增设该第三导轴23,除了可提高导轴的耐冲击能力之外,同时也不会增加群框单元30移动的摩擦阻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不仅可提高导轴的耐冲击能力,并且不会增加调焦时的摩擦阻力,故确实能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专利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单元;导轴单元,具有三个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于该本体单元的导轴;镜群单元,具有群框,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群框的镜片,该群框具有三个分别套设于这些导轴的导滑部;调焦单元,设置于该本体单元,并具有输入件,及被该输入件驱动且连动该群框的驱动件;及弹性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单元与该群框之间,使该群框保持靠抵于该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3 TW 1001357661.一种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本体单元; 导轴单元,具有三个彼此间隔且平行地设置于该本体单元的导轴; 镜群单元,具有群框,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群框的镜片,该群框具有三个分别套设于这些导轴的导滑部; 调焦单元,设置于该本体单元,并具有输入件,及被该输入件驱动且连动该群框的驱动件;及 弹性组件,设置于该本体单元与该群框之间,使该群框保持靠抵于该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调焦单元的驱动件为枢设于该本体单元的凸轮,该群框更具有靠抵于该驱动件的从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调焦单元的输入件为枢设于该本体单元的手动转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调焦单元更具有设置于该输入件与该驱动件之间的减速齿轮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压缩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耐冲击力的投影伸缩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套设于其中一导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乔森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