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鱼类鲜度K值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鲜度是水产品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K值是表示鲜度的一个指标,自1959年提出这个概念后,测定K值所需的提取ATP关联化合物的方法却没有很大改进。鱼死亡早期,其自身的酶活性仍在活动,鱼的早期鲜度取决于自身的生物化学反应。将肌苷和次黄嘌岭之和对ATP各级降鲜产物之和的比值即K值作为评定鱼类鲜度的重要化学指标,该法对鱼类鲜度进行评定行之有效,目前已为世界各国采用。测定的关键在于对鱼肉样品中所含核苷酸不同阶段的分解物进行定量。而核苷酸及其分解产物的提取是否充分,提取过程是否迅速高效,对K值的测定精度具有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样品处理方法是将鱼肉在高氯酸中匀浆,使得与ATP及其关联产物分解相关的酶失活,同时抽提出酸可溶性核苷酸分解产物。离心分离上清液,沉淀多次重复抽提,最后合并上清液。为防止ATP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抽提出的上清液应尽快用KOH中和。另夕卜,采用KOH中和还能除去高氯酸,避免其阻碍ATP关联产物在后续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以上操作,步骤较多,处理不便,多个步骤必然造成系统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类鲜度K值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0.8?1.2g左右鱼肉样品,放入容器中,添加质量浓度为2.5?10%的高氯酸的水溶液,鱼肉样品与高氯酸的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1(g/mL),在冰水浴条件下搅拌约10?20分钟;(2)往容器中添加浓度为1M的KOH,调节pH值至2?3.5;(3)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定容至20mL,通过0.45微米的微滤膜过滤除去可能含有的杂质;在滤液中添加0.2?1mL的浓度为0.1M、pH为7.5的磷酸缓冲液,即得到K值分析用的预处理样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鲜度K值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O.8-1. 2g左右鱼肉样品,放入容器中,添加质量浓度为2. 5-10%的高氯酸的水溶液,鱼肉样品与高氯酸的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O.1 (g/mL),在冰水浴条件下搅拌约10-20 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芹,刘东红,陈士国,叶兴乾,陈健初,张佳琪,丁甜,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